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本巴、渝一带民歌。唐代刘禹锡作为把民歌变成诗体的文人,对后代影响很大。竹枝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社会历史变迁及作者个人思想情调的影响,其作品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由文人搜集整理保存下来的民间歌谣;二类是由文人吸收、融会竹枝词歌谣的精华而创作出有浓郁民歌色彩的诗歌;三类是...
唐代-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这组诗当作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夔州在长江三峡的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地流行着叫“竹枝词”的民歌形式。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
竹枝词唐刘禹锡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wen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曾任监察御史,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又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9古诗三首一)竹枝词(其一)①[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②却有晴。注释:①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为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②晴:与“情”谐音。译文: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江上舟中...
竹枝词:原名“竹枝”“竹枝歌”“竹枝曲”,本是乐府《近代曲》名。本巴、渝一带的民歌。人们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岁正月: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正月。长庆元年(821)冬,刘禹锡被任为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刺史,大约到任时已是次年正月。建平:郡名,三国...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唐代: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宋词三百首,写景,桃花,爱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山上的野桃花红艳艳的开的正旺,蜀江的江水拍着旁边的悬崖峭壁。 一位姑娘看见了,认为丈夫的喜爱如同这桃花转瞬即逝,而无限的忧愁就如这源源不断的江...
《竹枝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是他仿效民间歌谣的作品。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竹枝词 创作年代 唐 作品出处 《刘禹锡集》 文学体裁 七言诗 作者 刘禹锡 竹枝词 原文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译文 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江上舟中传来男子的唱歌声。 就像...
《竹枝词》唐•刘禹锡-带拼音带译文#唐诗三百首 #传统文化 #国学智慧 #家长收藏孩子受益 #日积月累 - 书面语于20221209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11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竹枝词二首(其一)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