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本巴、渝一带民歌。唐代刘禹锡作为把民歌变成诗体的文人,对后代影响很大。竹枝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社会历史变迁及作者个人思想情调的影响,其作品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由文人搜集整理保存下来的民间歌谣;二类是由文人吸收、融会竹枝词歌谣的精华而创作出有浓郁民歌色彩的诗歌;三类是...
竹枝【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赏析 【注释】: 这是《竹枝词九首》的第七首。诗从瞿塘峡的艰险借景起兴,引出对世态人情的感慨。 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之一,两岸连山,水流急湍,形势最为险要,古有“瞿塘天下险”之称。峡中尤多礁石险滩,峡口有...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其一\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其二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其三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其四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信在...
竹枝词其一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首描写浪漫爱情的民歌,一语双关,将天气阴晴的晴,化用谐音有情,堪称绝妙。《竹枝词》是古老的民歌,常以鼓和短笛伴奏。古代四川地区的人们,喜欢载歌载舞,喜欢赛歌,优胜者歌唱得又多又好,广受好评。刘禹锡在夔州...
这组诗当作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夔州在长江三峡的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地流行着叫“竹枝词”的民歌形式。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竹枝词九首》是吟咏风土...
《竹枝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是他仿效民间歌谣的作品。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竹枝词 创作年代 唐 作品出处 《刘禹锡集》 文学体裁 七言诗 作者 刘禹锡 竹枝词 原文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译文 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江上舟中传来男子的唱歌声。 就像...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标签:情感写景宋词三百首动植物爱情桃花 译文 注释 春天,山上的野桃花红艳艳的开的正旺,蜀江的江水拍着旁边的悬崖峭壁。一位姑娘看见了,认为丈夫的喜爱如同这桃花转瞬即逝,而无限的忧愁就如这源源不断的江水。
《竹枝词.其九》唐朝:刘禹锡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刘禹锡应当说是一位极富创新精神的诗人,他在很多地方都留下过诸多优美诗篇,这首《竹枝词.其九》也是他在四川,创作的最唯美的诗作,这也是他一系列诗中的第九首,也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山上层层桃李花,...
刘禹锡最美的一首《竹枝词》,末句充满谐音谐趣,是很多人的最爱 中唐“诗豪”刘禹锡算得上一个奇人。首先,他出身很好。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其次,他遭遇很惨。他于793年进士及第,一生中三次被贬,前后共历二十三年。第一次是因为参与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朗州司马,十年后被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