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故居进门两旁是《简解》、故居平面图和仓前水乡古镇的全景图。第二进为“扶雅堂”原貌。第三进为书斋和卧室,重点介绍章太炎青少年时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最后一进为陈列展厅,正中是章太炎塑像,两旁挂有章太炎讽刺慈禧太后六十寿辰的抱对,璧间16幅图板,介绍章太炎走上革命道路“七被追捕、三人牢狱”的坎坷和...
明清时期,江浙地区文教兴盛,章太炎所在的家族是当地颇有名望的耕读之家,家中藏书五千卷(但章太炎自称“余家无多书”),常年注重本族子弟教育、致力地方公益,在当地开办书院、义庄、家塾。到了章太炎祖父这一代,章家已显出衰落气象,又逢太平军之乱,江浙一带经济萧条,田野荒芜。对于家道中落的家庭,科举考试是...
随后,章太炎这一问,才获悉是自己给四个女儿起的名字让媒婆们望而却步,得知了这其中的缘由后,章太炎便摆了几场酒席,将亲朋好友,以及周边有头有脸的人物宴请到了酒席之上,然后才将自己四个女儿的名字及其含义说了出来,并且当着众人的面,取消了只有认识这几个字才能嫁女的苛刻标准。就这样,经过这场酒宴后...
章太炎也是最早刊登征婚启事的名人之一,有人问他择偶的条件,他说:人之娶妻当饭吃,我之娶妻当药用。两湖人甚佳,安徽人次之,最不适合者为北方女子,广东女子言语不通,如外国人,那是最不敢当的。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的《顺天时报》上登载了一则《征婚告白》,提出了若干择偶标准,如大家闺秀、通文墨、精诗赋...
1936年10月9日,鲁迅强忍病痛写下悼念恩师章太炎的《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以精练扼要的文笔记述了章太炎不同时期的几件重要事情,并热情称赞“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
章太炎 (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浙江余杭人。中国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1904年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光复会。1906年出狱后,在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1911年回国,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1917年参加护法军政府,任秘书长。后以讲学为业,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
【章太炎:狂妄是他一生最真实写照】身兼斗士和学者的章太炎,生于1869年的晚清。那年,是中英缔结屈辱《南京条约》的二十四年,英法联军攻破北京城后的八年,太平天国运动被湘军消灭后的四年。列强虎视眈眈,山河满目疮痍,清廷统治者却苟且偷生,粉饰太平。如此混乱的社会背景下,这个儒医世家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也...
章门弟子众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京大学有名的教授,大都出之于章太炎的门下,如:黄侃、朱希祖、钱玄同、周树人(鲁迅)、沈兼士等。 在这位国学泰斗身上,有很多逸闻趣事,一段一段的令人忍俊不止。 在章太炎少年读书时,一日,小章太炎在天井看书,不知不觉天色渐暗,气温转低,他的长嫂唤他进屋添衣,免得着凉。章看...
章太炎(1869—1936年),名炳麟,字枚叔。因慕顾炎武之为人,改名绛,别号太炎。章太炎手订“中华民国”的国号,为民族、为革命鞠躬尽瘁。作为一代国学大师,他在经学、小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史学等方面成就卓著。章太炎早年任教东吴大学,东渡日本后开国学讲习会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