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快速交通干道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为( )m,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为( )m。 A.2500~4000;800~1000B.10000;2500C.500~1000;500~600D.20000;5000 2我国快速交通干道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为( )m,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为( )m。 A.2500~4000;800~1000 B.10000~2500C.500~1000;500~600 D.20000~...
解析 A 答案:A 解答:为了提高行车干衡性,竖曲线最小半径都趋向增大。凸形、凹形竖曲线对于不同等级道路的最小半径分别是:快速交通干道为10000m,2.500m;主要干道、一般交通干道为2500~4000m,800~1000m;区级千道为500~1500m,500~600m;支路为500m。
解析 B 答案:B 解答: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了凹形竖曲线与凸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限制值,见下表。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 凹形曲线最小半径(m) 快速交通干道 10000 2500 主要、一般交通干道 2500~4000 800~1000 区级干道 500~1500 500~600 支路 500 500...
竖曲线最小半径 竖曲线的最小半径是有限地确定的,而其具体数值取决于曲线段的参数和几何约束。换言之,当一段竖曲线拐点的x或y坐标被凝固时,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就会被确定。 例如,一段竖曲线段的起点的x坐标固定为0,拐点的x坐标固定为1,那么经过拐点的曲线段的最小半径就会被确定为2。 同样,假设要求经过拐点的...
高速公路竖曲线的最小半径通常位于300米到500米之间,具体数值则需根据当地交通管理规范及地形特点来确定。这一区间的选择是为了确保车辆在高速行驶时能够安全通过曲线,避免失控或侧翻等危险情况的发生。较大的曲线半径有助于降低车辆在转弯时所经历的侧向加速度,从而提升驾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在设计与...
靠近主线一侧或行驶速度较高的路段,竖曲线半径应采用一般最小值控制,靠近收费站或行驶速度较低的路段,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控制。陡坡路段,凸曲线半径宜采用一般最小值控制。表中货车货车视距凸曲线半径,是按匝道缓坡(-2.5%至3.0%)路段计算,当位于陡坡路段时,纵坡已经影响小客车的动力性能,且《规范》货车...
竖曲线作用,最小半径、长度限制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竖曲线的作用: (1)缓冲行车:以平缓曲线取代折线可消除汽车在变坡点的突变,缓和纵向变坡处动量变化而产生的冲击缓冲作用。 (2)保证公路纵向的行车视距:凸形:纵坡变化大时,盲区较大。凹形:下穿式立体交叉的下线。 (3)将竖曲线与平曲线恰当组合...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城市主要交通干道竖曲线的最小半径一般为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城市中行人在不同的地段活动时,各有何特点 ? 确定人行道宽度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反馈 收藏
在纵断面设计中,竖曲线的设计要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但对于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主要有三个因素限制,即汽车行驶的缓和冲击、行驶时间、视距要求。 不论是凸形竖曲线还是凹形竖曲线都受到这三个因素的限制。但我们在工作中应该分析那种因素是最不利的,只有这样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
我国《标准》规定的竖曲线最小半径值,相当于a=0.278 m/s2。 2.时间行程不过短 最短应满足3s行程。 3.满足视距的要求: 凸形竖曲线:坡顶视线受阻 凹形竖曲线:下穿立交 4. 凸形竖曲线主要控制因素:行车视距。 凹形竖曲线的主要控制因素:缓和冲击力。 (二)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凸形竖曲线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