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色瓷是越窑中的最优质的瓷器,其烧造工艺有三个步骤:1.瓷土:采用专门粉碎、淘洗、腐化、捏练工艺流程,从而达到较高的“玻璃化程度”;2.釉色:釉料提纯,除去釉料中的杂质,并改良施釉方法,通体施釉,施釉后采取支钉架器的方法;3.匣钵:秘色瓷烧造不是把瓷器接触炉火的,而是将秘色瓷瓷胎装入瓷质匣钵...
瓷秘色盘子、碟子共六枚”而与石碑同时出土的13件瓷器 能与之一一对应 △法门寺地宫出土 五瓣葵口凹底深腹秘色瓷碟 这也让世人第一次见识到 什么是真正的、典型的秘色瓷 在虎丘塔发现的莲花碗从色泽到工艺 完全符合秘色瓷特点 由此,莲花碗就有了官方认证的“身份证”并被正式定名为 五代越窑秘色瓷莲花碗 ...
秘色瓷起源于唐代,特别是在九世纪,它在越窑(位于今天的浙江省)中被生产出来。唐代诗人陆龟蒙和徐夤的诗作(如下)中提到了秘色瓷,描绘了其美丽的色泽和质地,赢得后人的无限遐想和美好向往;九世纪陆龟蒙的《秘色瓷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徐夤的《贡馀秘色茶盏》:“巧剜明月染春水,轻...
秘色瓷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越窑青瓷中的精品,中国古代越州名窑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瓷器,简称“秘瓷”。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的秘色瓷,器形规整,造型简洁,釉色青绿(其中有12件),晶莹润泽。共有碗7件,其中两件为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还有盘、碟共6件及瓶1件。唐五瓣葵口大内凹底秘色瓷盘法门寺...
“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 瓷秘色盘子、碟子共六枚”而与石碑同时出土的13件瓷器 能与之一一对应 △法门寺地宫出土 五瓣葵口凹底深腹秘色瓷碟 这也让世人第一次见识到 什么是真正的、典型的秘色瓷 在虎丘塔发现的莲花碗从色泽到工艺 完全符合秘色瓷特点 由此,莲花碗就有了官方认证的“身份证”并被正式...
秘色瓷是晚唐、五代、北宋时期浙江越窑为贡奉目的而专门烧造一种高级青瓷,浙江慈溪上林湖是秘色瓷最主要的生产地。秘色瓷是中国越窑青瓷中的顶级精品,是中国古陶瓷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性”瓷器品牌,尤其在五代时期在多国皇室使用。在宋代涌现五大名窑之前秘色瓷地位最高,乃“诸窑之冠”。"秘色瓷”这一名称是...
始建于五代末年,完成于北宋初年的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基中曾出土一件青釉连座莲花碗,虽不像法门寺地宫那般言明是秘色瓷,但后经汪庆正等专家鉴定,后被正式定名为“五代越窑秘色瓷莲花式托盏”,可作为五代秘色瓷的标准器。该器由盏托和碗体两部分组成,釉面润泽,发色青黄,用刻划与浅浮雕的技法表现肥厚饱满...
秘色瓷最为神奇之处就是“无中生水”,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为其典型:侈口平折沿,呈葵口形,5个三角形曲口下有内凸外凹线,使口沿和碟身自然形成五瓣。 器身斜腹中间微外折,器底为凹底并有支烧痕迹。碟内身通体施有绿色...
"秘色"一词最早出自晚唐诗人陆龟蒙诗篇《秘色越器》 “秘色”的“秘” 意思是“机密”、“保密”, “色”的意思是 “药粉配方”、“釉料配方”。 故所谓“秘色” 即有“保密的釉料配方”之意。 ▲唐 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 北京故宫博物馆藏——秘瓷 这“秘瓷”的由来,是源于传统文化的影响。秦汉时期,皇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