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器就可看出,秘瓷的釉色主要是以青绿色为主流色调,其中还包括有黄釉及青黄色釉。 ▲唐 秘色葵口盘 出自法门寺地宫 国家博物馆藏 ▲唐 越窑秘色瓷葵口碗 出自法门寺地宫 通过秘色瓷与普通瓷器的对比,秘瓷是制瓷技艺上的巨大飞跃,它的胎比普通青瓷更细更白,十分细腻,如糯米一般。 釉色...
晚唐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在工艺与审美水平达到顶峰,被称作“秘色瓷”,釉面青碧,晶莹润泽,如宁静的湖水一般,清澈碧绿。关于“秘色”到底是什么颜色?这个争论了千百年的迷题,直到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了“秘色八棱净水瓶”,才真相大白。今日分享的致鸣堂秘色釉刻花鸡心杯是黄致鸣老师亲工的仿越窑秘色釉作品。黄老师...
从古文献记载来看,最早明确指出“秘色瓷”产地的是宋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耀州出青瓷器,谓之越器,似以其类余姚县秘色也。”而明嘉靖《余姚县志》云:“秘色瓷,初出上林湖,唐宋时置官监窑,寻废。”同时,上林湖附近出土的一件唐代墓志罐上刻有“中和五年岁在乙巳三月五日,终于明州慈溪县上林乡,……光...
秘色瓷,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神秘感。它其实是唐五代时期越窑烧造的一种青瓷,被誉为青瓷中的精品。早在唐代,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一诗中,就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描述,形象地描绘了秘色瓷的釉色之美。而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越窑青瓷精品,明确标注为“秘色瓷”,这为我们提供了秘色瓷的标准器...
仿晚唐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 净瓶通体呈八棱形,直口,长颈,溜肩鼓腹,腹以下渐收至底,圆足。胎体呈灰白色。釉面明亮,釉色青绿,犹如一汪湖水。瓶体凸棱部位釉色浅淡,更增加了器形的美感。 02 仿北宋越窑青瓷蟾蜍砚滴 蟾蜍翘首启口,双目圆睁,尾部下折;背部布满乳钉,间饰卷带纹,背上有一圆形注孔,腹空可盛水,...
越窑秘色瓷,又被称为秘瓷、秘色越器,名字最早出现在晚唐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一诗中:“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秘”从禾从必,“禾”指五谷粮食,“必”指隐匿、机密;而“色”从刀从巴,指“敷脸用的粉末”,也被引申指药粉配方,所以“秘色”一词就是指保密的釉料配方,秘色瓷就...
越窑秘色瓷起源于晚唐时期,是专供皇室使用的贡瓷。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宝塔倒塌后,塔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实物让这种神秘瓷器重见天日。秘色瓷在五代时期达到了巅峰,成为宫廷贡瓷的代表。越窑青瓷早在商周时期就有生产,到了唐代和五代时期,越窑青瓷达到了全盛期。1987年在法门寺发现的13件越窑瓷器,让人们对秘色瓷...
越窑瓷器拍卖榜第28名 唐五代 越窑秘色瓷高足海棠杯 估价:RMB 200,000-300,000成交价:RMB 483,000拍卖会:西泠印社2019年春季拍卖会专场:中国历代瓷器专场时间:2019-07-06尺寸:高6.6cm;长14cm;宽8cm 此杯作32瓣海棠形,花瓣形口,腹部及圈足皆作瓜棱形,与杯口相呼应,整器造型一气呵成,犹如一朵盛开之海棠花...
秘色瓷,这个听起来就充满神秘色彩的名词,其实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源自越窑青瓷,以其独特的“保密的釉料配方”而闻名,因此也被称为秘瓷或秘色越器。📍 时间与地点 秘色瓷的故乡是中国古代的越州名窑,现在位于浙江上林湖后司岙。这里不仅是越窑的中心窑场,也是秘色瓷的诞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