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娄下 君臣之道,恩义为报 【原文】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王曰:“礼,为旧君有服①,何如斯可为服矣?”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
孟子·离娄下 翻译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已,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曰:“薄乎云尔,恶得无罪?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
《孟子·离娄下》原文如下:「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曰:“穷鼠啮狸,千丈之堤也可以毁也。寡人闻之,大夫莫不小人之朋。”孟子对曰:“小人者,不堪帅也。舍人而能人与,弃人而取人与,小人之术也。小人者,不堪与也。桀跖之所以见而乱者,必其臣范宣子尚能也。即大人之所以为不败者,必其臣伯夷、叔齐...
“离娄下”三个字在孟子著作中代表的是篇章名。具体来说:“离娄”:相传是黄帝时期的一位目力极强的人,他的视力异常敏锐,能够看清极远或极细微的事物。在孟子的这篇著作中,以“离娄”开篇,引出了关于明察秋毫、遵循规矩等话题的讨论。“下”:指的是这一篇章是“离娄”这一大章节中的下篇,...
【译文】孟子说:“源头里的泉水滚滚涌出,日夜不停,注满洼坑后继续前进,最后流入大海。有本源的事物都是这样,孔子就取它这一点罢了。如果没有本源,像七八月间的雨水那样,下得很集中,大小沟渠都积满了水,但它们的干涸却只要很短的时间。所以,声望超过了实际情况,君子认为是...
全篇原文共33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孟子离娄下原文,欢迎阅读。 离娄下·第一章 孟子曰:“舜生於诸冯,迁於负夏,卒於鸣条;东夷之人也。 “文王生於岐周,卒於毕郢,西夷之人也。 “地之相去也,千有馀里;世之相後也,千有馀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 “先圣後圣,其揆一也。” 离娄下·第二章 ...
语文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
《孟子·离娄下》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8·1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①,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②,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③,先圣后圣,其揆一也④。” 〔注释〕 ①诸冯:传说中的地方,无法确指。负夏、鸣...
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意译]孟子说:“君子的余韵恩泽五代也就断了;小人的余殃也是波及五代就断了。我没能成为孔子的亲传弟子,我是从他的诸多后人那承继了他的流风余韵。” [我的领悟]所谓“私淑诸人”,是指没有得到孔子的亲身教授,而因敬仰他的学问并尊之为师。孔子在世时,就有很多门徒...
所以,一定要舍弃一些事不做,然后才能成就大事,有所作为。子夏说:“虽小道,必有可现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子张》)正是孟子这里的意思。总起来说,儒家所说的“不为”是为了“有为”,只不过是要有所选择而为,与老庄清静“无为”的思想不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