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正义 佚名 著 大 中 小 陆曰:“郑云:‘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伋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此於《别录》属《通论》。”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
○正义曰:此一节是子思引仲尼之言,广明中庸之行,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中庸之道,鲜能行之。○“君子中庸”者,庸,常也。君子之人用中以为常,故云“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者,小人则不用中为常,是“反中庸”也。○“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者,此覆说君子中庸之事,言君子之为中庸,容貌为...
○“极高明而道中庸”者,高明,谓天也,言贤人由学极尽天之高明之德。道,通也,又能通达於中庸之理也。○“温故而知新”者,言贤人由学既能温寻故事,又能知新事也。○“敦厚以崇礼”者,言以敦厚重行於学,故以尊崇三百、三千之礼也。○注“温读如燅温之温”。○正义曰:案《左传》哀十二年,公会吴于橐皋...
礼记正义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 卷五十二 中庸第三十一 陆曰:“郑云:‘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伋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此於《别录》属《通论》。” 天命之...
礼记正义 作者:陆曰:“郑云:‘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伋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此於《别录》属《通论》。”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谓...
○正义曰:此一节明贤人学至诚之道,中庸之行,若国有道之时,尽竭知谋,其言足以兴成其国。兴,谓发谋出虑。 ○“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若无道之时,则韬光潜默,足以自容其身,免於祸害。 ○“《诗》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此《大雅·烝民》之篇,美宣王之诗,言宣王任用仲山甫,能显明其事任,且又哲...
中庸第卅一(九),礼记正义,《礼记正义》文字版电子书,是孔门弟子发明《仪礼》义理的笔记文集,汉代郑玄为之作注,唐代孔颖达作疏而成。此本《礼记正义》是以网上公开流行的版本为基本,再参校李学勤先生主编的《十三经注疏》之《礼记正义》,纠误补漏,标点、排版则根据电
中庸第卅一(七),礼记正义,《礼记正义》文字版电子书,是孔门弟子发明《仪礼》义理的笔记文集,汉代郑玄为之作注,唐代孔颖达作疏而成。此本《礼记正义》是以网上公开流行的版本为基本,再参校李学勤先生主编的《十三经注疏》之《礼记正义》,纠误补漏,标点、排版则根据电
内容提示: 朱熹《中庸章句》对“慎独”的诠释 *———兼与《礼记正义·中庸》的比较乐爱国 钟小明*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朱熹《中庸》学研究”(12FZX005)阶段性成果。① 梁涛:《朱熹对“慎独”的误读及其在经学诠释中的意义》,载《哲学研究》2004 年第 3 期。②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朱熹《中庸章句》对“致中和”的注释及其蕴含的生态思想——兼与《礼记正义·中庸》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