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备受关注的广东2024年高考作文题目新鲜出炉,主题与AI技术紧密相关。在几日前的考古十周年活动中,《穿越磨刀山》纪录片正式发布,该纪录片大量使用了AI技术复原了磨刀山人的生活场景。纪录片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磨刀山人的复原实力回答了高考作文题。” 考古十周年活动中主视觉上一枚闪亮心形石制品...
磨刀山遗址的出土,为我们揭示了广东早期人类活动的历史年表,将这一时期推至距今约20万年。而郁南磨刀山遗址的发现,作为南江旧石器地点群的重要代表,彻底改写了广东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历史。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广东在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空白,更将岭南地区的人类活动历史推至距今数十万年前。这一重大突破,对于探寻...
日前,广东省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展示暨磨刀山遗址考古发掘十周年活动在广州举办,以考古成果揭开了广东古人“磨刀山人”的神秘面纱。6月7日,南都记者来到位于云浮市郁南县河口镇的磨刀山遗址,近距离参观来自旧时代早期的广东先祖们留下的石器。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秦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锁强告诉南都记者...
石器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之一。2014年,磨刀山遗址考古发掘出土近400件石制品,将本地区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历史由距今13万年左右提前至距今60万-80万年前,刘锁强负责该项目的主持发掘。他介绍,十余年来,广东考古工作者在南江流域共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地点)130余处。“正式开展考古发掘的只有磨刀山遗址,实际上也...
磨刀山遗址。刘锁强向南都记者指出,岭南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探寻岭南文明从何而来、如何起源,将进一步提升广东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目前岭南地区在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上面都有发现,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一级教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前...
磨刀山遗址 位于云浮市郁南县河口镇和都村 曾入选“2014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既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空白 也反映了古人类石器生产活动和适应策略 为厘清华南—东南亚地区旧石器文化 发展脉络提供重要的新材料 2023年,磨刀山遗址首次被写入 广东“早期岭南探源工程...
《不辞长做岭南人——寻找广东的文化印记》第二季最终篇《磨刀山:穿越60万年,探寻“最早广东人”》,带您穿越数十万年的时空,走进岭南先祖的乐园,追寻岭南文化之源。本节目于11月11日播出。 ▲磨刀山遗址入口 2013年1月,这里发现了200余件旧石器时代的手镐...
磨刀山遗址是广东首次发现并经科学考古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旷野类型遗址,是广东省目前确认年代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存,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将本地区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历史由距今13万年左右大幅提前至数十万年前,是岭南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为研究整个东亚、东南亚早期人类的出现、扩散,以及旧大陆东西方早期文化...
磨刀山遗址,被誉为“岭南祖地”,是广东省“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科学研究计划”的重中之重。今年恰逢该遗址考古发掘十周年,其发现不仅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更将广东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从距今13万年左右大幅提前至60万-80万年前。这一重大发现,为研究早期岭南文化及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也为理解...
梁光榜、王文革 - 磨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