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石阙,简称汉阙,是汉代的一种纪念性建筑。汉阙有石质“汉书”之称,是我国古代建筑 的“活化石”。简介 汉代石阙,是我国现存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地表建筑,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堪称国宝级文物。汉代成对地建在城门或建筑群大门外表示威仪等第的建筑物。因左右分列,中间形成缺口,故称阙(古代...
石阙是经穴的别名。石阙 。出《千金要方》注。即石关,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太平圣惠方》作右关。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另说在脐上2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上2寸,旁开1.5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布有第八肋...
乌杨石阙,三峡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第一位。文物价值 汉阙属祠庙或陵墓前成双成对的装饰性建筑物,是我国最早的仿木结构石质装饰建筑,对研究古建筑艺术、葬制有重要价值。此为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汉阙。乌杨石阙发现于重庆市忠县乌杨镇,2001年,在三峡文物保护抢救工作中发掘出土, 是我国目前幸存的、大多数...
石阙 [ shí què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shí què ] 石筑的阙。多立于宫庙陵墓之前,作铭记官爵﹑功绩或装饰用。 汉宫观名。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自当 云驾 非难 雾霾 琉璃 约会 谙识 英隽 节制 预付 秋祺 用具 ...
正阳石阙,俗称“望乡台”,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城东关烈士陵园南端,立于东汉建宁二年至东汉中平六年(169~189年)之间。正阳石阙立汉代永乐宫(汉灵帝母后董太后所住)任职之贾君所建墓阙,是贾氏墓地神道口的标志。石阙原有东、西双阙,现仅存东阙,建筑造型系庑殿式四阿顶的子母阙,分阙身、阙基、阙...
泰山石阙是泰山的一处无字碑。文物历史 此石在泰山极顶玉皇庙山门前8米处,因通体无字,故俗称无字。通石由石柱、顶盖石和顶柱石三部分组成。石柱高 495厘米,左右二侧面上宽69.3厘米,下宽83.2厘米;前后二面上宽110厘米,下宽124.7厘米;四隅棱面宽皆约4.93厘米。石柱之下无榫,直接下寝于自然石穴内。
成语(Idiom):石阙(shí què) 发音(Pronunciation):shí què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古代宫殿或陵墓前的石雕门楼。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石阙是指古代宫殿或陵墓前的石雕门楼。它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元素,常常用于装饰和烘托整个建筑的氛围。石阙通常由两柱和横梁组成,形状庄重典雅,雕刻精细,...
石阙集中出现于东汉时期 主要以祠庙阙和陵墓阙为主 国内现存的东汉石阙共有32处 它们虽然没有土木阙的实际功能 却是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东汉建筑形式 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 高颐阙 造型精美、古朴浑厚、雕刻精湛 是东汉石阙精品中的精品 充分展现了汉代建筑的端庄秀美 ...
石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礼制,它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装饰功能。 2. 石阙的起源和发展 石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商代和西周时期,它最初出现在墓地的入口处,用于标志墓主人的尊贵地位和家族的荣誉。随着时间的推移,石阙逐渐被应用于庙宇、城门等建筑的入口处,成为一种常见的建筑形式。 在中国古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