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石阙,简称汉阙,是汉代的一种纪念性建筑。汉阙有石质“汉书”之称,是我国古代建筑 的“活化石”。简介 汉代石阙,是我国现存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地表建筑,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堪称国宝级文物。汉代成对地建在城门或建筑群大门外表示威仪等第的建筑物。因左右分列,中间形成缺口,故称阙(古代...
在1992年出版的《四川汉代石阙》一书中,徐文彬对四川、重庆地区已知的二十处石阙逐一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门阙的使用范围和起源发展进行了阐述,还对四川、重庆汉代石阙的建筑艺术和雕刻艺术进行了综合讨论[19]。信立祥在2000年出版的《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一书中,对全国二十八处汉代...
繁体石闕 拼音shí què 注音ㄕˊㄑㄩㄝ 石阙的意思 石阙含义解释 石阙[shí què] ⒈石筑的阙。多立于宫庙陵墓之前,作铭记官爵、功绩或装饰用。 汉宫观名。 石阙引证解释 ⒈ 石筑的阙。多立于宫庙陵墓之前,作铭记官爵、功绩或装饰用。 引汉 刘向 《说苑·反质》:“立石闕 东海 上 胊山 界中,以为 ...
一、代表性石阙梳理 1.河南地区 嵩山三阙(祠庙阙):太室阙(公元118年):位于嵩山太室山前,为太室山神庙神道阙。阙身刻车马出行、狩猎、奇禽异兽等图案,是研究东汉美术的重要材料。少室阙(公元123年)与启母阙(公元123年):均建于东汉延光二年,前者为少室山庙阙,后者为纪念大禹之妻启母而建。启...
乌杨石阙,三峡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第一位。文物价值 汉阙属祠庙或陵墓前成双成对的装饰性建筑物,是我国最早的仿木结构石质装饰建筑,对研究古建筑艺术、葬制有重要价值。此为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汉阙。乌杨石阙发现于重庆市忠县乌杨镇,2001年,在三峡文物保护抢救工作中发掘出土, 是我国目前幸存的、大多数...
正阳石阙,俗称“望乡台”,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城东关烈士陵园南端,立于东汉建宁二年至东汉中平六年(169~189年)之间。正阳石阙立汉代永乐宫(汉灵帝母后董太后所住)任职之贾君所建墓阙,是贾氏墓地神道口的标志。石阙原有东、西双阙,现仅存东阙,建筑造型系庑殿式四阿顶的子母阙,分阙身、阙基、阙...
老子出生地鹿邑太清宫,早在唐王朝之前,其规格和级别亦是十分尊贵,体现在建筑规制上,门前双石阙就是最显著的特征。【河南嵩山太室阙(1917年)】阙是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面的高大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据考察,最早在西周时中国已有阙这种建筑出现。最初的门阙之制是有严格限定的,它只能建在宫门之外。用...
石阙 [ shí què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shí què ] 石筑的阙。多立于宫庙陵墓之前,作铭记官爵﹑功绩或装饰用。 汉宫观名。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自当 云驾 非难 雾霾 琉璃 约会 谙识 英隽 节制 预付 秋祺 用具 ...
石阙集中出现于东汉时期 主要以祠庙阙和陵墓阙为主 国内现存的东汉石阙共有32处 它们虽然没有土木阙的实际功能 却是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东汉建筑形式 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 高颐阙 造型精美、古朴浑厚、雕刻精湛 是东汉石阙精品中的精品 充分展现了汉代建筑的端庄秀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