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34年,梁思永先生在《昂昂溪史前遗址》一文中就提到过“扁磨石和石磨棒”,这种命名最后换成石磨盘和石磨棒一直延续到今天。关于石磨盘和石磨棒的命名、功能和演变,学界形成几方面共识,其中认为,石磨盘和石磨棒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或者说是中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多有发现,那时社会还是处于采集渔猎经济阶段,与农...
学界普遍认为,石磨盘与石磨棒是考古学领域中史前时期强化利用植物遗存的典型器物组合。这种命名可追溯至1934年梁思永先生,在历经变迁后,至今仍沿用此命名。关于石磨盘和石磨棒的命名、功能及演变,学界已形成一定共识。它们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被杵臼等工具逐渐替代,但直至春秋战国时期,专业的脱壳和磨粉工具才得以发展。山...
石磨盘与石磨棒,这两件裴李岗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背景,吸引着无数考古爱好者的目光。它们的尺寸分别为棒长58.00厘米、盘长68.00厘米、盘高6.00厘米,于1978年5月在河南省新郑市裴李岗遗址的发掘中重现天日,并在1981年12月被河南博物院精心收藏。裴李岗遗址,坐落于新郑市西北约8公里的裴...
石磨棒是一种圆柱形或长条形的石材,两端略细,中间略粗。它是与石磨盘配套使用的工具,主要通过在石磨盘表面来回滚动,对粮食进行摩擦和碾压。石磨棒的质量和形状对于研磨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优质的石磨棒能够确保研磨出的粮食细腻均匀,提高研磨效率。同时,石磨棒还具有一定的耐用性,能够长时...
一般认为石磨盘和石磨棒是主要用于加工粟类作物的农具。但在一些稻作地区也出现了石磨盘和石磨棒,说明二者也有可能用来对稻谷进行加工,只不过不是加工稻谷的主要农具。用石磨盘、石磨棒对农作物加工,主要是用以对谷物进行脱壳,但也有少部分可能用以加工淀粉类食物或用以研...
一、石磨盘和石磨棒的基本作用 石磨盘和石磨棒是古代人们进行粮食加工的重要工具。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将谷物等食材研磨成粉状或细小的颗粒,便于烹饪和食用。这种研磨方式不仅提高了食材的口感和消化率,还有助于食材的保存和携带。 具体来说,石磨盘是一个平坦的石块,中间部位往往被磨制成凹面,以便于石磨棒在其上进行...
从远古的谷物碾磨到如今的文化象征,石磨盘与石磨棒的用途历经了千年的变迁。这对看似简单的工具,不仅见证了人类农业文明的演进,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在漫长岁月中,它们从实用的谷物加工工具,逐渐演变为象征着勤劳与智慧的古老文化符号。石磨盘与石磨棒展示了从实用工具到文化符号的转变,承载着丰富的农业与文化...
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时期(约公元前6100年至前5000年),人们使用的石磨盘长68厘米,高6厘米,而石磨棒则长58厘米。这一时期的石制工具,不仅体现了人类对石头材质的巧妙运用,更见证了磨制技术在生活中的逐渐普及。石磨盘和石磨棒的历史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晚期,那时它们主要被用作研磨坚果等采集物的工具。随着...
石磨盘、石磨棒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农具(如下图所示),它是人类使用最早、沿续时间很长、流传范围很广的谷物加工农具,是当时人们加工谷物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