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李岗文化石磨盘、石磨棒 此展品为新石器时期的石器,磨盘前窄后宽,通体呈圭形,磨棒圆柱状。现收藏于新郑市博物馆。文物介绍 磨盘、磨棒均黄砂岩质琢磨而成。磨盘前窄后宽,前端略呈尖状,后端圆钝,通体呈圭形,盘下接四柱状矮足。通体琢磨精细,制造规整。磨棒圆柱状,棒中部变细,有使用痕迹。
根据材料可知,新石器时代出现石磨盘、石磨棒等工具,这些工具促使原始农业经济得到一定发展,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原始农业经济得到一定发展,未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排除A项;石磨盘、石磨棒等工具促使原始农业经济得到一定发展,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原始农业经济得到一定发展,未体现原始手工业已成独立的...
【郑州博物馆】裴李岗文化/石磨盘/石磨棒,,,旅游景点门票,se105081855,旅游景点门票,博物馆/展馆,入口票,河南,年代不详,,普通纸票,,单张完整,,,价格:2,7788奇石收藏
距今约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早期墓葬中,随葬石斧、石铲和石镰之类生产工具的墓主多为男性,而随葬石磨盘、石磨棒之类生活工具的墓主则多为女性。由此可知,当时( ) A. 父系氏族社会形成 B. 社会劳动分工出现 C. 贫富差距已经凸显 D. 男耕女织生产盛行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 【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
裴李岗文化石磨盘、石磨棒 此展品为新石器时期的石器,磨盘平面呈鞋底状,前宽后窄,磨棒呈圆柱体。现收藏于新郑市博物馆。磨盘、磨棒均黄砂岩石琢磨而成。磨盘平面呈鞋底状,前宽后窄,凹腰,周边沿较薄,中间较厚,下接四个矮柱足,盘上有加工谷物的磨损痕迹。磨棒呈圆柱体。表面光滑,中间较粗,两头略细。
此展品为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文物。长53厘米,宽25.7厘米,高6.5厘米。石磨盘为椭圆形,正面平坦,两端均为圆弧状,前宽后窄,腰部内收,形制颇似一个鞋底,底部有四个柱形足、琢制而成。由于长期使用,盘面中部已被磨损低凹。整套石器线条流畅,磨制精细,显示着中原先民娴熟的石器加工技巧与发达的农业文明。...
1.8000年裴李岗文化的首发地河南新郑市区新村镇裴李岗遗址,出土了一批典型器物:三足钵、深腹罐、碗、钵、石铲、石镰、石磨盘、石磨棒及绿松石、石珠、骨笄等。另外还发现有猪、羊、鹿和其它小动物骨骼,以及梅核、酸枣核、核桃壳等植物果核。这可以证实装李岗居民 ...-..() A.已经学会保存火种 B.会建造半...
【郑州博物馆】裴李岗文化/石磨盘/石磨棒: 【吉林大众收藏】【7788商城__七七八八商品交易平台(7788.com)】
据考古发现可知,在距今七八千年的黄河中下游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中,不仅出现了粟类和稻类的农作物,还出土了与之相对应的农业生产工具,诸如石斧、石铲、石刀、石镰、石磨盘和石磨棒等。这些发现证实了( ) A. 农耕生产已经代采集渔猎活动 B. 粟稻是古代先民的主要食物来源 C. 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