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李岗文化石磨盘、石磨棒 此展品为新石器时期的石器,磨盘前窄后宽,通体呈圭形,磨棒圆柱状。现收藏于新郑市博物馆。文物介绍 磨盘、磨棒均黄砂岩质琢磨而成。磨盘前窄后宽,前端略呈尖状,后端圆钝,通体呈圭形,盘下接四柱状矮足。通体琢磨精细,制造规整。磨棒圆柱状,棒中部变细,有使用痕迹。
裴李岗文化石磨盘、石磨棒 此展品为新石器时期的石器,磨盘平面呈鞋底状,前宽后窄,磨棒呈圆柱体。现收藏于新郑市博物馆。磨盘、磨棒均黄砂岩石琢磨而成。磨盘平面呈鞋底状,前宽后窄,凹腰,周边沿较薄,中间较厚,下接四个矮柱足,盘上有加工谷物的磨损痕迹。磨棒呈圆柱体。表面光滑,中间较粗,两头略细。
此展品为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文物。长53厘米,宽25.7厘米,高6.5厘米。石磨盘为椭圆形,正面平坦,两端均为圆弧状,前宽后窄,腰部内收,形制颇似一个鞋底,底部有四个柱形足、琢制而成。由于长期使用,盘面中部已被磨损低凹。整套石器线条流畅,磨制精细,显示着中原先民娴熟的石器加工技巧与发达的农业文明。...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发现的拥有石磨盘、石磨棒(如图所示是河南新郑县裴李岗文化发现的石磨盘和石磨棒)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共90余处,其中只有石磨盘的有20处,只有石磨棒的有18处
距今约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早期墓葬中,随葬石斧、石铲和石镰之类生产工具的墓主多为男性,而随葬石磨盘、石磨棒之类生活工具的墓主则多为女性。由此可知,当时( ) A. 父系氏族社会形成 B. 社会劳动分工出现 C. 贫富差距已经凸显 D. 男耕女织生产盛行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 【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
据考古发现可知,在距今七八千年的黄河中下游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中,不仅出现了粟类和稻类的农作物,还出土了与之相对应的农业生产工具,诸如石斧、石铲、石刀、石镰、石磨盘和石磨棒等。这些发现证实了( ) A. 农耕生产已经代采集渔猎活动 B. 粟稻是古代先民的主要食物来源 C. 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D. ...
据考古发现可知,在距今七八千年的黄河中下游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中,不仅出现了粟类和稻类的农作物,还出土了与之相对应的农业生产工具,诸如石斧、石铲、石刀、石镰、石磨盘和石磨棒等。这些发现证实了( ) A . 农耕生产已经代采集渔猎活动 B . 粟稻是古代先民的主要食物来源 C . 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1.安阳八里庄遗址是一处以裴李岗文化为主体兼具有磁山文化因素的新石器时代聚落,不仅出土石铲、石磨棒、石磨盘、蚌器等工具,而且发现有植物茎杆印痕的红烧土墙体残块。 根据材料,下列符合当时社会情形的是①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②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③金属工具已经广泛使用④通过氏族会议来管理集体事务 A....
1.从距今约10000年新密李家沟遗址出土的陶器残片,到距今8000年左右裴李岗文化的陶鼎、石磨盘、石磨棒、骨笛等,再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的各类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 这些考古遗迹和压史文物,一起见证了 A.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B.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之一 C.生产工具经历改良的过程 D.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