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扬雄在《蜀王本纪》中“江水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枚在市桥下,二枚在水中,以厌水精,因曰石犀里也”的记载,有两头石犀放置于蜀郡太守的府衙之中,因此研究者认为它是李冰所作五枚石犀中,安置在“府中”的其中一枚。石犀出土后,专家制作的石犀病害分布图。成都博物馆供图 作为李...
石犀含义解释 石犀[ shí xī ] ⒈ 石刻的犀牛。古代迷信,以为置于岸边可镇压水怪。 什么是石犀引证解释 ⒈ 石刻的犀牛。古代迷信,以为置于岸边可镇压水怪。 引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秦孝文王 以 李冰 为蜀守……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唐 岑参 《石犀》诗:“向无尔石犀,安得有邑居?”元...
新华网四川频道与四川省文物信息中心联合推出《如果文物会说话》系列海报。 石犀,战国晚期至汉,成都天府广场东侧工地出土,成都博物馆藏 大家好!成都博物馆“镇馆之宝”石犀来报到。 能成为“镇馆之宝”,首先,我想和我的“重量级别”有关,数据为证:长3.31米、宽1.38米、高1.93米,重约8.5...
石犀 [ shí xī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shí xī ] 石刻的犀牛。古代迷信,以为置于岸边可镇压水怪。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不假思索 东施效颦 励精图治 差强人意 杞人忧天 独具匠心 甚嚣尘上 等量齐观 ...
「何以中国」成团了文物|天府石犀:从镇水神兽到镇馆之宝 在成都博物馆有一头巨大的石犀,以它的壮硕体形总能牢牢占据参观者的视线,憨厚的神态让它“可爱得像个8.5吨的孩子”,跟其他文物比起来画风秒变,成为真·镇馆之宝。但是别看它长得憨萌,实际上它大而不笨,曾经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发挥了观测水文...
天府石犀是成都市出土的文物,长3.3米,宽2.1米,高1.7米,重约8.5吨,馆藏于成都博物馆。1973年11月在成都市区天府广场北侧的施工工地,打桩机钻头将建筑桩打入地基时,碰到了一个坚硬无比的“阻碍”,就是天府石犀,因为当时科学技术条件有限,所以不得已之下,人们将其就地回埋。2010年,由于市政建设的...
石犀 词语石犀 拼音shí xī 注音ㄕˊ ㄒ一 基本词义 石刻的犀牛。古代迷信,以为置于岸边可镇压水怪。 详细解释 石犀[ shí xī ] ⒈ 石刻的犀牛。古代迷信,以为置于岸边可镇压水怪。 网络解释 石犀 石犀:石刻的犀牛 石犀:阿里巴巴专家
石犀是迄今为止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形制最大、时间最早的圆雕石刻文物,是成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4] 根据《蜀王本纪》中李冰曾作石犀五头,以此来阻挡水精的记载,可以推测这件石犀应与李冰治水、蜀地的灵犀信仰有关,同时石犀也与《华阳国志》有关秦在成都大城“营广府舍”的记载吻合,从侧面印证了成都城址中心...
成都博物馆里有一件大吨位镇馆之宝,重达8.5吨的石犀,传说它是“天府之国”起点的见证者,有了都江堰成都平原才变成天府之国,它与都江堰“同龄”,是李冰用来测定水文的文物。传说李冰做了五个,现在只发现这一个。如今,它单枪匹“牛”在博物馆里卖萌。一个疑惑:它是都江堰的镇水神兽,如何来到天府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