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书目> 閩浙總督奏銷咸豐六年鹽課盈餘黃册一卷 书名《閩浙總督奏銷咸豐六年鹽課盈餘黃册一卷》 书名闽浙总督奏销咸丰六年盐课盈余黄册一卷 作者清王懿德編 版本清咸豐九年清寫進呈本 内容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检索其他古籍 ...
黄爵滋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上书朝廷:“各省州县地丁嘈粮,征钱为多,及办奏销,悉以钱易银,折耗太苦,故前此多有盈余,今则无不赔垫。各省盐商卖盐俱系钱文,交课尽归银两。昔之争 为利数,今则视为畏途。”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巨商屯积银元 B. 地方官吏盘剥 C. 鸦片走私猖獗 D. 银钱比价...
8.黄爵滋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上书朝廷:“各省州县地丁漕粮,征钱为多,及办奏销,悉以钱易银,折耗太苦,故前此多有盈余,今则无不赔垫。 各省盐商卖盐俱系钱文,交课尽归银两。 昔之争为利薮,今则视为畏途。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C) A.巨商囤积银元 B.地方官吏盘剥 C.鸦片走私猖獗 D.银钱比价剧...
材料一(19世纪30年代)“各省州县地丁滑粮,征钱为多,及办奏销,悉以钱易银,折耗太苦,故前此多有盈余,今则无不睦垫。各省盐商卖盐俱系钱文,交课尽归银两。昔之争为利薮,今则视为畏途。”于是州县亏空、盐务积疲关税短绌比比皆是。……朝臣以饷银为忧,其实,在银钱比价变动中,士农工商莫不深受其累。包世臣...
【题文】黄爵滋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上书朝廷:“各省州县地丁漕粮,征钱为多,及办奏销,悉以钱易银,折耗太苦,故前此多有盈余,今则无不赔垫。各省盐商卖盐俱系钱文,交课尽
黄爵滋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上书朝廷:“各省州县地丁漕粮,征钱为多,及办奏销,悉以钱易银,折耗太苦,故前此多有盈余,今则无不赔垫。各省盐商卖盐俱系钱文,交课尽归银两。昔之争为利薮,今则视为畏途。”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巨商屯积银元 B. 地方官吏盘剥 C. 鸦片走私猖獗 D. 银钱比价剧变 相关...
【题目】黄爵滋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上书朝廷:“各省州县地丁嘈粮,征钱为多,及办奏销,悉以钱易银,折耗太苦,故前此多有盈余,今则无不赔垫。各省盐商卖盐俱系钱文,交课尽归银两。昔之争为利数,今则视为畏途。”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巨商屯积银元B.地方官吏盘剥C.鸦片走私猖獗D.银钱比价剧变 ...
7.黄爵滋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上书朝廷:“各省州县地丁漕粮,征钱为多,及办奏销,悉以钱易银,折耗太苦,故前此多有盈余,今则无不赔垫。 各省盐商卖盐俱系钱文,交课尽归银两。 昔之争为利数,今则视为畏途。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C A.巨商囤积银元 B.地方官吏盘剥 C.鸦片走私猖獗 D.银钱比价剧变 ...
9.黄爵滋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上书朝廷:“各省州县地丁漕粮,征钱为多,及办奏销,悉以钱易银, 折耗太苦,故前此多有盈余,今则无不赔垫。各省盐商卖盐俱系钱文,交课尽归银两。昔之争为利薮, 今则视为畏途。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相关知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