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公案所载,马祖、百丈师徒共见“一群野鸭飞过”,马祖道一禅师问“是什么”,百丈答以是“野鸭子”。马祖道一禅师岂有不知天上飞过的是一群野鸭子,然而他却明知故问,明显意不在野鸭子,而是在对百丈禅修进行启发。若是懵懂的孩童,这样的回答本来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对于参禅者百丈而言,以“野鸭子”作答,并说...
当我们能在柴米油盐中修心,在日常起居中见道,在平凡生活中觉悟,这才是真正的修行境界。正如百丈所说:“平常心是道,道不用修,但莫污染。”这种境界,不在远方,就在眼前;不在他处,就在心中。禅宗历代祖师都强调“即心即佛”的道理。百丈禅师的“平常心是道”,正是对这一思想的最好诠释。它告诉我们...
百丈禅师在马祖道一禅师座下当了好几年侍者,一天,百丈陪马祖散步,见到一群野鸭子飞过去。马祖问:“这是什么?”百丈说:“野鸭子。”马祖又问:“它们到哪里去了?”百丈说:“飞过去也。”马祖抬手把百丈鼻子一扭,痛得百丈直叫,马祖说:“又道飞过去也?”百丈禅师言下有省。 k...
百丈怀海禅师(749年-814年)本姓王,俗名木尊,福州长乐县人,原籍太原,远祖因西晋怀帝永嘉战乱,移居到福州,是马祖道一的法嗣,禅宗丛林清规之制定者。因其后半生常住于洪州百丈山(江西奉新),故世称"百丈禅师"。唐中叶后,由于旧教规和戒律与禅宗发展存在尖锐矛盾,于是怀海便大胆进行教规改革,设立了百丈清...
马祖对百丈肯定道:“看来你真的把昨天的事情弄明白了。”百丈怀海于是向马祖行礼后从方丈室退了出来。品经典故事,享自在人生。大家好,我是青云塾,一位经典故事的讲述者。在“野鸭子飞过去了”公案中,百丈见得自心,随后又在“刚才哭现在笑”公案中,又从马祖那里印证了自己的证悟,但马祖也还没有检验他的...
高僧道一 怀海禅师 “马祖建丛林”之前,佛教寺院有律寺,讲寺,而无禅寺之名。“百丈立清规”之后,各寺院引进丛林清规,寺院因此也称丛林。 本文根据高僧赞宁奉宋太宗诏令撰修的《大宋高僧传》等史料,略述高僧马祖道一和百丈怀海师徒事迹,以飨读者了知中国佛教禅宗隆盛因缘。
百丈禅师一开始是做他的师父马祖道一禅师的侍者。有一天,他跟马祖禅师外出办事,经过一片丛林,前面有一只野鸭子就飞过去了。飞过去,师徒两个都看到了。马祖禅师就明知故问,他说:“那是什么东西?”百丈禅师说:“这是一只野鸭子。”马祖禅师又问:“它到哪里去了?”百丈禅师说:“飞过去了。”这个时候,马祖禅师马...
百丈怀海侍马祖道一到郊外,见一群野鸭飞过。 马祖问:「那是什么?」 百丈云:「野鸭子。」 马祖再问:「到哪里去了?」 百丈答:「飞过去了。」 马祖回头扭住百丈的鼻子,百丈痛而大叫,马祖曰:“又道飞过去也。” 百丈因而大悟。 --- ★ 感言: 一群野鸭子飞过,引来了师徒间的...
🌺马祖道一禅师的大弟子百丈禅师,大彻大悟,在《指月录》里面,这《指月录》算是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的宝典。出家、在家要好好地修行,明本心、见本性,让如来的正法蒙羞,是不配做佛陀的弟子。所以,要好好地看大彻大悟的这些宝典。让如来的正法蒙羞,不配做为如来的弟子。何以故?如来的正法,只有正面的能量,只有让...
这个公案发生在百丈大师晚年回乡探亲的路上,他遇见了一个放牛娃,小小年纪就说出了让百丈大师深感震撼的话语。这个看似平常的偶遇,道出了生死轮回中最为深奥的真理。话说百丈大师五十多岁那年,一日忽然想起已经多年未曾归乡探望。这一日,他带着随侍弟子踏上了回乡之路。一路上山水如画,春风拂面,百丈大师心中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