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鲟属,Scaphirhynchus (Heckel, 1835),鲟形目鲟科的一属鱼类。仅1种,即白鲟(Psephurus gladius)。因体色较浅而得名。古名“鲔”。 白鲟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长江中的活化石”,是中外瞩目的“稀世之珍”。它是距今已有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少数古代鱼类之一,体长梭形。...
但由于白鲟数量的急剧减少,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想捕获一定量的亲鱼资源变得十分困难。到了20世纪末,白鲟已经变得极为罕见,无法形成有效的繁殖群体。由于白鲟体型过于庞大,且生活在长江的深水区域,使得捕捉工作异常困难,即使捕捉到也往往是年幼或老弱的个体,难以满足人工繁殖的需要。同时,白鲟的性格比较敏感,被...
白鲟身上有大约8厘米长的伤口,由于发现白鲟的伏溪口江段水流湍急,不便救助,当地渔政决定先用机船把白鲟转移到下游几公里水势平缓的网箱救护囤船上,等待专家赶来。这个转移的过程格外揪心。为保证白鲟有活水呼吸,装船转移的全程中,渔民们用脸盆一盆盆地对白鲟浇水,左舷舀进,右舷舀出……持续几公里的水路。当天...
很显然,食物短缺并不是导致大型鱼类灭绝的主要原因。拿白鲟来说,它们可是长江中的顶级捕鱼猎手。白鲟长着一条长长的鼻子,也被称为“剑鱼”。别看它的长鼻子有些怪异,但却是其身体最重要的部位。白鲟的鼻子两侧分布有梅花状的凹陷,这种凹陷被称为“罗伦氏器”,能够感知水中低微的电压。这是一种特殊的感受器官...
知识:白鲟为中国特有的大型珍贵鱼类,被誉为“中国水生生物的活化石”。🐟 长江鲟 色彩:绚丽 特征:体背部和侧面呈灰褐色,腹部灰色,各鳍青灰色,其边缘为白色。体长,呈梭形;头呈楔形,背面极粗糙,盖有6个萎形的骨片。 知识:长江鲟人们称为“一帆风顺”,在东南亚享有“亚洲美人鱼”的美称。🐟...
白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类 通常体长为2~3米,体重200~300千克 最长可以长至7.5米,最重可达1吨 △白鲟标本,现藏于水生生物博物馆。游泳技术一流 春天,白鲟自长江上游而下 夏季,到达出海口,在大海转一圈 秋季,返回长江上游,产卵生子 孵出的幼鱼成长发育很快 次年春天,又自发地奔向大海 周而复始,一点都...
这次白鲟与我们“永别”,也是地球的生态系统向我们发出的又一个警告:地球上三分之二的海洋和四分之三的陆地已遭到人为破坏,很多动物植物已经无处容身。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马可·兰博蒂尼表示,人类对自然的日益破坏不仅对野生动物种群,而且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特别是在新冠全球大...
其实不仅是白鲟 报告显示 全球现存的26种鲟鱼均面临灭绝威胁 IUCN全球鲟鱼再评估结果显示 约2/3的鲟鱼种群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图片来源:WWF世界自然基金 单说国内 长江是中国淡水鱼的水系 分布着多达4300多种水生生物 特有鱼类就多达170多种 拥有白鱀豚、白鲟、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生物12种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