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丹(拉丁学名:Plumbago zeylanica L.)是常绿半灌木,高约1-3米,直立,多分枝;叶薄,通常长卵形。穗状花序通常含25-70枚花;苞片狭长卵状三角形至披针形;花萼先端有5枚三角形小裂片,花冠白色或微带蓝白色。子房椭圆形,蒴果长椭圆形,淡黄褐色;种子红褐色。花期10月至翌年3月。果期12月至翌年4月。生...
有毒(一说无毒)。 白花丹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散瘀,消肿,解毒,杀虫。 白花丹主治 主治风湿关节疼痛,血瘀经闭,跌打损伤,肿毒恶疮,疥癣。 白花丹成分 根的氧仿抽提物中可得矶松素3-氯矶松素和3,3′-双矶松素根中又含蛋白酶、蔗糖酶、葡萄糖、果糖。不含糖甙、生物碱和皂甙。 白花丹用法用量 日常用法:根,15...
治血瘀闭经(《福建中草药》):白花丹干根一两;或加瘦猪肉二两,水煎服。 治跌打损伤(《福建民间草药》):本品鲜叶一握捣烂,酌加热红酒,摩擦伤日周围。 治跌打扭伤、蛇咬伤、恶疮(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本品鲜叶三至四片,与蛇药配合捣烂外敷,一般敷十五至三十分钟除去,以免局部起泡。 治肛周脓肿、急性...
白花丹的功效与作用 一般情况下,白花丹是中药名,为白花丹科白花丹属植物白花丹的全草或根。其功效与作用包括抗炎抗菌、消肿止痛、利尿排毒、清热解毒、抗氧化等。如有需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具体分析如下: 1、抗炎抗菌 白花丹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细菌的生长,从而具有抗炎和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
白花丹属(学名:Plumbago Linn.)白花丹科,灌木、半灌木或多年生草本,叶互生,叶片宽阔,花序由枝或分枝延伸而成—小穗在枝上部排列成通常伸长的穗状花序,花冠高脚碟状,子房椭圆形、卵形至梨形蒴果先端常有花柱基部残存而成的短尖,种子椭圆形至卵形。约17种,我国有2-3种,主要分布于热带。(概述图来源:...
白花丹科(学名:Plumbaginaceae)是石竹目下的一个科。本科的主要特征是:花两性,花的各部均为5;花瓣或多或少联合;萼宿存而常有色彩;花冠在花后卷缩于萼筒内;雄蕊5,下位,与花冠裂片对生;柱头5,与萼的裂片对生;子房上位,1室;胚珠1枚,基生;蒴果包藏于萼筒内;种子具薄层粉质胚乳。茎、叶上常...
白花丹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医学领域。它能够祛风除湿,行气活血,并具有解毒消肿的功效。在活血化瘀药中,它被归类为活血止痛药,显示出其独特的药用价值。【临床应用】内服时,白花丹通常煎汤服用,用量为9~15克。对于外用,可以根据需要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或涂擦。它主治风湿痹痛、心胃气痛、肝脾肿大、血瘀经闭、...
②治厚皮癣:白花丹茎叶捣烂敷。(《广西药用植物图志》) ③治眼翳:鲜白花丹叶捣烂贴印堂。见出水泡即除去。(《福建药物志》) ④治脚底硬结疼痛:白花丹鲜叶1握,稀饭1撮,食盐少许。捣烂涂贴,日换1次。(《福建民间草药》) ⑤治扭挫伤:白花丹根90克,白酒或60%乙醇500毫升浸泡3~5天,每日搽数次。(《湖南...
白花丹的作用? 白花丹具有祛风止痛、散瘀、解毒、杀虫、消肿等作用,可以用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其次对腰腿扭伤、血瘀闭经、跌打损伤、肛周脓肿、脾脏肿大、疟疾、痨伤吐血、迎风下泪、肿毒恶疮等病症也有一定治疗作用。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此中药材,防止出现中毒的情况,使得机体出现呼吸抑制、心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