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中药材名。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嫩茎叶。功能主治为:温中散寒。治咳嗽气急,胃、腹冷痛。①《本草拾遗》:主冷气。②《医学入门》:能发汗,散腹中冷气作痛。③《现代实用中药》:镇咳,并治胃病。来源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嫩茎叶。性味归经 《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本草经疏》:...
白芥Bái Jiè 别名 胡芥、蜀芥、辣菜、白辣菜 功效作用 温中散寒。治咳嗽气急,胃、腹冷痛。 英文名 Stem and leaf of White Mustard 始载于 《唐本草》 毒性 无毒 归经 肺经 药性 温 药味 辛 种中文名:白芥 种拉丁名: Sinapis alba L. 种别名: 芥菜 【内容介绍】: 白芥(《唐...
又有一种,大而中实者尤高,其子亦大,此菜虽是芥类,迥然别种也,然入药胜于芥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嫩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napis alba L.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摘嫩茎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白芥 一年生或二年生粗壮草本,高40-120cm。茎直立,具纵棱,上部多分枝,被散生白色硬毛...
②熱痰煩暈。用白芥子、大戟、甘遂、硭硝、硃砂,等分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薑湯送下。此方名白芥丸。③腹冷氣起。用白芥子一升,微炒,研為末,加開水沁過的蒸餅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薑湯送下十丸,甚效。④腫毒初起。用白芥子為末,加醋調塗。【考證】出自1.《唐本草》。
白芥以种子入药,含白芥子甙、芥子酶、芥子碱、4-羟基苯甲酰胆碱、4-羟基苯甲胺等成分。性温,味辛。有温肺豁疾利气、散结通络止痛功能。用于寒疾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痰湿流注、阴疽肿毒等症。全草可作饲料。 化学成分 白芥子主要含有多糖、挥发油、脂肪酸、生物碱、黄酮5大类成分,白芥子化学...
1、白芥别名:白芥是中药名,别名胡芥、蜀芥、辣菜、白辣菜。而白芥子又叫做芥子、白芥子、胡芥、蜀芥、辣菜子、炒白芥等。2、白芥种植区域:白芥在我国各地多有引进栽培,白芥子分布区域广泛,除四川德阳、绵阳等生产区外,安徽、浙江、江苏、内蒙古、青海等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分布。另外,当前也有进口货在市面...
导读一般情况下,白芥,中药材名,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嫩茎叶或种子入药,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主要包括化痰止咳、散结消肿、治疗跌打损伤、温中散寒、抗菌作用等。但注意,虽然白芥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但使用时需谨慎。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过量使用。... ...
此方名"白芥丸"。 ③腹冷气起。用白芥子一升,微炒,研为末,加开水沁过的蒸饼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姜汤送下十丸,甚效。 ④肿毒初起。用白芥子为末,加醋调涂。《中华本草》:白芥 出处: 出自1.《唐本草》。 2.《本草拾遗》:白芥,生太原。如芥而叶白,为茹食之甚美。 3.《纲目》:白芥,处处可种,...
白芥,中药材,种子供药用,全国各地多有栽培。白芥有祛痰、散寒、消肿止痛作用,治咳嗽气急,胃、腹冷痛。凡疮疡、目疾、痔疮、便血及平素热盛之患者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