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2月,顾颉刚接受蒋星煜采访,对中国当代史学与史家进行评论,在回答“你觉得中国现在有哪些优秀的青年史学家”时,顾颉刚提到诸多史学才俊,谈到了白寿彝的专门史研究:“治宗教史之云南大学教授白寿彝,为回教史专家。” 新中国成立后,白寿彝再次焕发了学术青春,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历史研究。他既强调要重视历史...
白寿彝对中国史的研究视角也是有可指摘之处的:如果说谭其骧确立的是“1820史观”,那白寿彝的研究观念干...
白寿彝(1909年—2000年),回族,河南开封人,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光明日报》的创办者之一。白寿彝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在北平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攻读中国哲学史。 1909年2月19日,白寿彝出生于河南开封的一个富商家庭,回族人。 1925年(16岁),白寿彝考入上海文治大学。五卅惨案发生后,白寿彝积极参...
“白寿彝”读作:bái shòu yí。 读音解释: “彝”这个字可能不太常见,它读作yí,属于汉语拼音中的第二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阳平”。 这个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是一个会意字,现在它依然保留在汉字中,并有着丰富的含义和用法,常常出现在一些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词汇中,如“彝族”“彝器”等。 白寿彝: 白寿彝是...
《白寿彝文集(第7卷):朱熹选述丛考(中国交通史)》是白寿彝先生一生学术研究成果的首次结集,由我国历史学界诸多著名人士担纲顾问,白家子女和白门弟子共同参与收集整理。《白寿彝文集(第7卷):朱熹选述丛考(中国交通史)》除收录以前已结集出版的论著外,还增补了大量以前未曾收录的内容,是收录白寿彝先生著述最全面、...
白寿彝《明代回族人物..1、常遇春正史从未提及常遇春的回族身份,一般说来就说明他是汉族。根据常氏族谱,常遇春的曾祖名四三,祖名重五,父名六六,没有正常的名字,而色目人可以有名字。常遇春出生于安徽怀远县,祖籍浙江台州地区。死后
白寿彝 白寿彝(1909—2000),姓白,字肇伦,又名哲玛鲁丁,河南开封人,回族。著名史学家、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专家、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党的十大代表、十三大列席代表。从1956年起,他连续当选为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
作为当代史学大师,白寿彝先生的一生阅历是丰富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怎样才能线索清晰地勾勒他的一生是个难题。经历了前两稿的失败,作者最后采用纪事本末体来构思全书,除了第一章引论,从六个方面来评述传主的一生。 白寿彝的一生是学者的一生,也是教师的一生,他的学术成就随着他的阅历而逐步发展起来。与...
白寿彝等人在公开出版的《回族人物志》中擅将明季名臣马自强定为「回族」,给如今生活在陕西大荔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