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2月,顾颉刚接受蒋星煜采访,对中国当代史学与史家进行评论,在回答“你觉得中国现在有哪些优秀的青年史学家”时,顾颉刚提到诸多史学才俊,谈到了白寿彝的专门史研究:“治宗教史之云南大学教授白寿彝,为回教史专家。” 新中国成立后,白寿彝再次焕发了学术青春,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历史研究。他既强调要重视历史...
是白寿彝这两方面研究文章的集成,这个文集也体现了白寿彝的基本观点,比如回族与伊斯兰教不能等同,比如伊...
但是,如果仅仅强调白寿彝的伊斯兰共同体意识和责任感,就可能推论出他对其他共同体会有一种排斥心理,然而事实上我们却无法从白寿彝的思想中感受到类似心情。这说明,作为一个穆斯林的白寿彝的自我,首先是一个作为中国穆斯林的自我。刺激白寿彝研究方向转向的,不是一种自外的意识,而是一种因回民在中国近代国家建设的过程中...
“白寿彝”读作:bái shòu yí。 读音解释: “彝”这个字可能不太常见,它读作yí,属于汉语拼音中的第二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阳平”。 这个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是一个会意字,现在它依然保留在汉字中,并有着丰富的含义和用法,常常出现在一些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词汇中,如“彝族”“彝器”等。 白寿彝: 白寿彝是...
白寿彝(1909年2月19日-2000年3月21日)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光明日报》的创办者之一。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在北平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攻读中国哲学史。 白寿彝把毕生的心血放在史学领域,他曾受教于冯友兰,师从顾颉刚。与郭沫若、臧克家、季羡林为好友。
白寿彝(1909~2000),回族,河南开封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光明日报》创办者之一。编著有《中国交通史》、《中国通史纲要》等。 1937年7月,白寿彝参加了顾颉刚组织的“西北考察团”(1),到绥远、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对民族、宗教、农田水利等方面进行考察,同时以日记的形式对考察过程进行了记...
白寿彝(1909年2月19日 —2000年3月21日),回族,河南开封人,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光明日报》的创办者之一。白寿彝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在北平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攻读中国哲学史。白寿彝把毕生的心血放在史学领域,他曾受教于冯友兰,师从顾颉刚,与郭沫若、臧克家、季羡林为好友。文革时期惨遭患难,他...
白寿彝 主编 / 上海人民出版社 8.3 / 127人评价 中国远古时代 (2017) 苏秉琦 / 张忠培 / 严文明 / 上海人民出版社 8.3 / 75人评价 > 更多版本(4) 民族宗教论集 (2001) 白寿彝 / 河北教育出版社 8.1 / 15人评价 中国通史 共12卷 22册 (2004) 白寿彝 总主编 / 上海人民出版社 8.0 ...
白寿彝的通史情缘 曹小文 白寿彝(1909-2000)是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在中国通史编纂领域建树颇丰。近代以来,撰写中国通史始终是众多中国史家矢志不渝的崇高追求。白寿彝先生总主编的多卷本巨制——《中国通史》将这一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1962年,白寿彝先生参加了巴基斯坦举办的国际史学大会。国际友人...
如此,倘若严格审视文治大学的报考资格,那么仅有两年中学读书经历的白寿彝,报考的是文治大学的本科、专修科,抑或是预科呢? 依照《彰往知来:父亲白寿彝的九十一年》一书所述,白寿彝先生是在1923年春或夏进入圣安德烈学校,原来学制四年,姑且推算是有着初中两年和高中两年的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