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属于乙类传染病。潜伏期1~7天,多为2~4天。按假膜所在部位可分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和其他部位白喉。临床主要表现为咽、喉部灰白色假膜和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发。早期使用抗毒素及抗生素治疗可治愈...
感染白喉杆菌后1~4天就会发病。初期的症状是咽喉有轻微疼痛,以吞咽时为明显。一般说来,儿童的常见症状有低热、心跳加快、恶心、呕吐、寒战和头痛。颈部的淋巴结可能会肿大。如果病菌存在于鼻腔内,患儿会流鼻涕,且经常只影响一侧的鼻孔。感染会从喉部扩散到声带,并使咽喉部水肿而减小空气的通道,出现呼吸困难。
白喉的症状分为两种,可分为局限型、全身型症状和中毒型,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气管切开。 一、症状 1.局限型症状,主要是一些轻度症状,会有咽部轻度疼痛并伴随着一侧或双侧扁桃体上有灰白色假膜。 2.全身型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发热、全身不适等。 3.中毒型症状,当病情比较严重时,假膜会迅速扩展,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3白喉的饮食 余甘子(油甘子)饮:油甘子、玄参、甘草等,每日约10克,开水泡,代茶饮。 青果萝卜饮:青果3~5个劈开,鲜萝卜(红皮、白皮均可)半至1个切开,煮水代茶饮,连服数天。 芦根萝卜饮:芦根30克,鲜萝卜120克,葱白7个,青橄榄7个,煮汤代茶,预防白喉。
白喉是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病变为咽、喉部粘膜充血肿胀、坏死和渗出,形成本病特有的不易剥脱的灰白色假膜,以及由白喉杆菌外毒素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尘埃以及染菌的手巾、食具、玩具、书报等传播。白喉常见于秋冬和春季期间,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以2~5岁发病率最...
1、咽白喉:咽白喉患者若病情比较轻微,可能会出现咽痛、中度发热、食欲差等不适症状,有时还可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若病情比较严重,则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并且患者的体温会超过39℃。 2、喉白喉:喉白喉发病初期,可表现为特征性的吠叫样咳嗽,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
白喉是一种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下是关于白喉的一些详细信息: 1.白喉的症状: 轻度白喉:症状较轻,可能仅有低热、乏力、咽痛等不典型症状。 中度白喉: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出现扁桃体红肿、灰白色假膜等。 重度白喉:病情较为严重,可能出现高热、烦躁、呼吸急促、发绀等症状,假膜范围广泛,甚至可能...
白喉是一种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下是白喉的主要症状:
白喉的症状 咽白喉 按照病情轻重分为4个类型,普通型患者可出现发热、咽充血、扁桃体肥大以及假膜形成;轻型患者出现发热、咽痛,扁桃体可见假膜;重型者可出现全身症状,表现为高热、恶心、呕吐,假膜增厚以及扩大至咽喉壁,此型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肿胀、心肌炎或神经麻痹;极重型表现为假膜呈污黑色,口腔有腐败臭味,持续高热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