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程珌①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 望淮阴,兵冶处②,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③.三拊当时顽石④,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登甘露寺[唐代] 周繇 韵脚:"蒸"韵 盘江1上几层,峭壁半垂藤。 殿锁南朝像,龛禅外国僧。 海涛摏砌槛,山雨洒窗灯。 日暮疏钟起,声声彻广陵。标注 翻译 拼音 评析 打开APP阅读全部内容 《登甘露寺》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江:一作山 《登甘露寺》翻译 AI智能翻译 盘江上几层,峭壁半垂藤。殿锁南朝像,完禅...
《念奴娇·登甘露寺》是宋词创作的一首词。作品原文 长江滚滚,东流去,都是英雄碧血。千百年来,人到此,指看刘王剑石。吴苑娇花,戏台金鼓,引出梅伶曲。繁华梦里,眼前剩影残迹。开国十七年间,弹指过去了。望中犹记,百万雄师,风樯动、卷起红浪千叠。功表凌烟,五湖归去晚,谁怜忠烈。独有书生,穷途...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程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奋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 $$ \chinese \textcircled { 1 } $$,三拊当时顽 $$ 石 ^ { \circ } $$,唤醒隆中一老,细...
《登甘露寺北望》是五代宋初诗人徐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作品原文 登甘露寺北望 徐铉 京口潮来曲岸平,海门风起浪花生。人行沙上见日影,舟过江中闻橹声。芳草远迷扬子渡,宿烟深映广陵城。游人乡思应如橘,相望须含两地情。【格律】押八庚 七言律诗 首句仄起入平韵式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程泌①天池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奋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②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望淮阴,兵冶处③,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④.三拊当时顽石⑤,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注】①程进...
笔者今天要与大家分享曾巩中年时期的一首作品,也就是这首《甘露寺多景楼》,这首诗尽管名气不大,但也是一首难得的佳作,通篇写得极为伤感;当时曾巩离开故乡一个人独自在异地他乡漂泊,于是他登上了今天江苏北固山上的甘露寺,内心可谓是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么一首伤感的诗作。《甘露寺多景楼》宋代:...
《登甘露寺故基》是宋代诗人张嵲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词正文 登甘露寺故基 烈风吹面立城隅,俯仰人间万事徂。万古江山自雄浑,百年城郭已蓁芜。乱余故物惟金鼎,事往前贤只画图。双塔烟中广陵市,淮南戍守未应无。作者简介 张嵲(niè)(1096—1148),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
甘露寺就位于北固山上,据记载寺庙始建于东吴甘露年间(265-266年),故名“甘露寺”,当时建在山下。也有人说是因为建成寺庙的时候天降甘露所以有了甘露寺的名称,我们看这个时间,显然甘露寺的修建是在刘备招亲之后,也就是说三国演义把甘露寺文艺化了,但这也不影响甘露寺的古老。到了唐宝历年间(825~8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