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旭善山水,兼长人物,师沈周,学有师承,故出笔逈不犹人,所画山水,常绘巨幛大幅,笔墨苍劲有力,大气磅礴。明后期著名的画派“苏松派”和“云间派”便是导源于宋旭,可见宋旭在晚明画坛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罗汉图》系宋旭晚年八十一岁時所作,人物栩栩如生,在当时就产生...
《罗汉图》(又名《猿猴献果图》)是南宋刘松年创作的立轴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该图画一罗汉,长眉深目,头角峥嵘,伏倚枯枝。旁绘一小僧展衣接受树上猿猴献果。该图描绘工丽精当,笔法劲秀。背景设色以墨为主。层层渲染,纯净明丽。人物则以敷彩为主,墨染为辅,对比明媚雅致。画作内容 画幅左...
一本册页30亿,你信吗?︱清代画家石涛《罗汉百开图册》根据记录,石涛作品现存世约400件,但仅是《石涛罗汉百开册页》就占了其中100件。石涛(1642一约1707),清代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法号原济,亦有元济之雅称,本为皇族之后裔,姓朱名若极,字石涛,更以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等别名传颂于世。他,...
弘一法师通过对十八罗汉的描绘,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他告诉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应该像罗汉一样,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不断地超越自我。弘一法师的十八罗汉图之所以能够给人以佛性怡然的感觉,还在于他的绘画过程中所融入的宗教情感和精神追求。作...
《菩提叶罗汉画》是将菩提叶特殊处理后,再平铺在蓝色底纸上作画,多彩的画面和谐地与树叶的肌理自然美融为一体。约绘制于清代。 现代国画《十八罗汉》也是神采奕奕、栩栩如生。 十八罗汉(或称十八阿罗汉、十八尊者)是释迦牟尼佛的得道弟子。原为十六罗汉,但中国民间增加了两位罗汉,十八罗汉之说盛行于中国汉地。 坐鹿...
《画罗汉》轴 是宋代李嵩所作一幅绢本设色人物中国画,尺幅纵104公分,横49.5公分,该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作内容 罗汉又称阿罗汉,是指佛教修行的一个境界,达到这一个境界的修行人,将永远不会再轮回转世。这幅作品画一位罗汉,两手拄握著一根竹杖,坐在一张禅床上。身侧有两位随侍,一位正在捻香,另...
《益州名画录》记载:画罗汉十六帧,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尽其态。或问之,云:“休(贯休自称)自梦中所睹尔”。 1、贯休《十六罗汉图》 2、贾全《十六罗汉图·局部》 3、贯休《十六罗汉图·诺距罗》 4、贯休《十六罗汉图·迦诺迦》 ...
五代以后,由于人物造型和笔法特点方面的差异,罗汉绘画逐渐形成两大类别,即以张玄为代表的“世态样”和以贯休为代表的“野逸体”。关于两人的艺术风格,《宣和画谱》中提到:世之画罗汉者,多取奇怪,至贯休则脱离世间骨相,奇怪益甚。元所画得其世态之相,故天下知有金水张元罗汉也。 张玄为罗汉绘画“世态相”的最...
画罗汉,作者是宋朝的刘松年,纵117厘米横55.8厘米。//画罗汉 轴/绢本/设色画 刘松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居清波门,故人称之为暗门刘。淳熙间(1174~1189)为画院学生,至绍熙年间(1190~1194)成为画院待诏。师张敦礼,工画人物、山水,而神气精妙,过于其师。宁宗时(1195~1224)进「耕织图」称旨,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