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网查阅“电解质与生命”等资料,写一篇小论文。 2、电解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说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发生电离。那么,电解质溶于水后是否都能全部电离?可以通过Internet网在“百度搜索”上输入关键词“强电解质弱电解质”进行自主学习 三、教学后记 通过对案例“电解质”教学设计的实施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学...
化学优质课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教案5套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 电解质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 【实验探究 1 】探究下列物质的导电性 【思考】1.根据刚才的实验思考这些物质在什么条件下能导电? 电解质: 在 或 能够导电的 称为电解质。 都是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 和 都不能导电的 称为非电解质。
内容提示: 第1页/共 5 页 《电解质电离》的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认识电解质与电离的概念; 能够在微观方面对酸碱的本质进行区别; 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在微观上的作用机制。 通过电离是否要通电这一问题的解决,发展自身的问题意识; 通过电解质的导电实验,增强自身的...
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2、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正确书写电离方程 式; 3、能理解一定条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移动; 4、了解酸碱电离理论。 学习重点: 电离平衡的建立以及电离平衡的移动 学习难点: 外界条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电解质有强弱之分...
电解质的电离优教教学设计 .pdf,第 2 节 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本节内容是选自鲁科版《化学必修第一册》第 2 章《元素与物质世界》中的第 2 节。整个第 2 章是在 学习初中知识及第一章对化学物质研究的方法和程序、物质的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化学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理解电离过程及电离平衡; 3.常见电解质的电离特点及其在溶液中的作用; 4.应用电解质电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 1.强弱电解质的判断及其电离程度的理解; 2.电离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3.电解质电离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教学设想: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解质的...
课题:1.2.1 电解质的电离 教学设计 教案 课题:1.2.1 电解质的电离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深刻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能够准确无误地判断常见物质是否为电解质,并解释判断的依据。- 全面掌握电解质电离的概念,熟练运用化学用语规范且准确地书写常见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包括强电解质...
(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并且学会判断物质是否为电解质,以及强弱电解质的 判断。 (2)在电解质的概念上,理解电离的概念。 (3)从电解的角度理解酸、碱、盐,学会书写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2、教学重点 对电解质、电离概念的理解以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根据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多数盐和金属氧化物。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弱酸、弱碱和水。
第一章第二节 第一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电解质的电离”是《新课标》中必修课程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中二级标题“电离与离子反应”的内容,在新人教版教材中位于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二节“离子反应”。本节课的知识承载着帮助学生建构“微粒观”和“分类观”的价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