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很简单:第一, 中国海关的掌门人赫德及其亲信金登干, 都觉得他“诚实和平, 堪以留用”, 英国海军上将古德认为他“明练可靠”, 这些评价分量很重;第二, 琅威理曾护送清廷所购炮艇来华, 受到洋务派官员郭嵩焘、丁日昌等人青睐;第三, 琅威理毕业于皇家海军学校, 又在英国海军服役多年,经验丰富。有权威人士的...
琅威理,1843年出生于英国,14岁进入英国皇家海军学校,毕业后在海军服役多年。1877年,他首次护送中国向英国订购的炮艇来华,给李鸿章留下了深刻印象。1882年,琅威理正式受聘为北洋海军总查,负责舰队的组织、操演、训练和教育。他的到来为北洋海军带来了显著的进步。琅威理治军严格,按照英国海军的条令训练北洋舰队...
如果琅威理到清朝的话,训练时间不算在服役时间内。 而金登干跟赫德推荐的时候,表示琅威理是愿意出国的。但海军部的说法让琅威理又放弃出国的决定。情况一度陷入僵持。清朝高层一直想要琅威理帮助北洋训练军队,赫德也极力促成,他还拉来英国海军上将古德一起助阵。赫德这么卖力,也算是身在大清,心向大英帝国。 赫德...
1882年秋天,琅威理来中国任职,头衔是副提督衔(英语:The Brevet Rank of Vice Admiral,名誉中将衔)北洋海军总查(他在英国的军衔是中校),负责北洋海军的组织、操演、教育和训练。琅威理治军严格,办事勤快,认真按照英国海军的条令训练,为海军官佐所敬惮。由于陆军出身的提督丁汝昌不懂海战,实际上琅威理肩负起北洋...
历史知识> 琅威理(William M.Lang,?—1906)英国人。海军军官。清光绪三年(1877)与静乐林(Lawrence Ching)驾驶清政府向英国订购的“龙骧”、“虎威”二炮舰首次来华。五年又为清政府从英国带领四艘炮舰来天津。八年再度来华,被聘为北洋舰队顾问兼副提督。中法战争时,借口英国中立而辞职,战后复职。十三年与参将邓世...
对此一个流行的说法是由于琅威理日常训练时要求过于严格,执行军纪又严格,引发了北洋水师官兵的不满,因此林泰曾、刘步蟾等高级军官故意排挤他。还有一些人更是认为正是琅威理的辞职,导致北洋水师军纪败坏,这也是后来甲午海战时不敌日本海军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日本海军参谋本部内部在甲午战争前发行的《清国北洋...
重要的是,在北洋水师中只有总教习琅威理具有皇家海军上校军衔,余锡尔即使在北洋水师中最高职务也不过是都司,大约相当于西方军队的中校,断不可能穿上皇家海军上校军服。所以这个和邓世昌合影的洋员应该是琅威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从这个细节也可以推断出照片拍摄的时间。1886年5月,醇亲王奕譞巡阅北洋海防时,...
最终经过三年的交涉,在1882年,琅威理终于来到中国任职,职务是副提督,月薪600两白银,后来又涨到700两,要知道当时提督丁汝昌的月薪也就是280两,外加420两的补助。但是琅威理也对得起这样的高新,他为人勤奋,治军有方,一刻也没有闲下来过,哪怕在上厕所的时候也”犹命打旗传令“。在他的指导下,北洋水...
缺少了琅威理的严厉督导,北洋舰队的训练日益松弛,军纪每况愈下。演习流于形式,只打定靶,不打动靶;军官们破坏禁令,偕眷上岸居住,夜宿舰上的不满半数;军舰甚至被用来跑运输,搞走私;日常维护经费也被克扣贪污;每当舰队例行南巡之际,上海、香港的赌场、妓院里,北洋官兵逍遥买醉的影子随处可见。反观日本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