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刘步蟾作为定远舰管带降下提督旗升总兵旗,引发与琅威理的争执。据海军惯例,刘步蟾认为应如此操作,琅威理对此质疑。李鸿章随后提出制作四色旗以区分提督与总兵,明确海军只有一名提督。6月初,丁汝昌与琅威理返回威海,撤旗事件经面谈后,琅威理因不满自己地位被降至总兵,愤然离职。这场事...
《东方兵事记略》(1897年)载:"提督丁汝昌本陆将,且淮人……遂为闽党所制,威令不行.(英国教官)琅威理去,操练尽弛.自左右翼总兵以下,争挈眷(携带家眷)陆居,军士去船而嬉."这反映了( )A. 北洋水师军纪差操练不勤B. 清政府失去对军队的控制C. 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东方兵事记略》(1897年)载:“提督丁汝昌本陆将,且淮人……遂为闽党所制,威令不行。(英国教官)琅威理去,操练尽弛。自左右翼总兵以下,争挈眷(携带家眷)陆居,军士去船而嬉。”这反映了( ) A. 北洋水师军纪差操练不勤 B. 清政府失去对军队的控制 C. 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D. 甲午战争失败的军队...
差点提早爆发的撤旗事件 | 1890年的“撤旗事件”导致琅威理辞职离开北洋水师。其实这个问题差点在1887年就爆发出来。 1887年琅威理受清政府的委派,去英国接收刚刚造好的“致远”等舰回国。从接收军舰时他和邓世昌等人的合影看,在离开英国时琅威理穿的还是英国海军的上校军服,只是在代表军衔的袖口标识上饰有双龙,...
76中日“自强”实践之比较——军事:琅威理去职与北洋舰队命运剧变(下) 562022-09 77迟来的出访——出访动机:以备他日东山再起,冀“改弦而更张” 532022-09 78迟来的出访——亲历西洋“顿扩灵明”:“生平未见之奇且永不能忘者” 562022-09 79以一人之所知,补一国之所缺——前半生行事于此已作一大结束...
欢迎收听李鸿章在晚清|从求强、求富到启智,近代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成败得失的类最新章节声音“76中日“自强”实践之比较——军事:琅威理去职与北洋舰队命运剧变(下)”。
#人物琅威理(Lang William M),英国人物。1843年1月19日出生于英国,1906年12月15日去世于英国。英国海军军官,光绪初年,李鸿章奉命创建北洋水师,战舰多购自外国,且海军人才缺乏,不得不借才异域。光绪五年(1879年),琅威理受雇率清政府第二次在英国订购的蚊子船四艘(“镇东”、“镇南”、“镇西”、“镇北”...
《东方兵事记略》(1897年)载:“提督丁汝昌本陆将,且淮人……遂为闽党所制,威令不行。(英国教官)琅威理去,操练尽弛。自左右翼总兵以下,争挈眷(携带家眷)陆居,军士去船而嬉。”这反映了() A.北洋水师军纪差操练不勤B.清政府失去对军队的控制 ...
14.《东方兵事记略》(1897年)载:“提督丁汝昌本陆将,且淮人...遂为闽党所制,威令不行。(英国教官)琅威理去,操练尽弛。自左右翼总兵以下,争挈眷(携带家眷)陆居,军士去船而嬉。"这反映了(D) A. 北洋水师军纪差操练不勤 B. 清政府失去对军队的控制 C. 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D. 甲午战争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