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开始:第一,中国意味着什么?也就是现代中国认同、地域观念和主观意识是如何历史的形构的。第二个,中国的现代应如何理解?现代是一种自我确认的观点,那么现代人据以对历史进行历史区分的条件又是什么? 汪晖从有关中国历史叙事的分析开展出第一个问题,而围绕着天理世界观与公理世界观的相互关系开展出第二个问题...
导论 第一节两种中国叙事及其衍生形式 第二节帝国/国家二元论与欧洲“世界历史”第三节天理/公理与历史 第四节中国的现代认同与帝国的转化 上卷 第一部理与物 第一章天理与时势 第一节天理与儒学道德评价方式的转变 第二节礼乐共同体及其道德评价方式 第三节汉唐混合制度及其道德理想 第四节理的系谱及其政治性 第...
前言“什么是现代,什么是中国的现代?这些与时间有关的概念曾经是历史研究的中心主题。然而,一旦人们开始质疑历史决定论和现代人的自我确证方式,那些长期以来据以对历史进行分期的各种根据都变得可疑了。”【1】现代意识并不意味着古代已经消亡的意识,如古典的古代或礼乐世界已然消亡构成儒学的内在主题,“三代以上”和“...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导论 在历史研究中,试图脱离具体的语境、文本而将问题提炼为简短的结论会牺牲太多的历史感。这篇导论不准备对全书内容进行全面概述,而只是将历史分析过程中涉及的一些理论问题整理出来,提供给读者在阅读全书时参考。这里的讨论集中在两个反思式的问题上:第一,中国(尤其是现代中国)的含义是什么?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一部 理与物 1. 诠释“中国”与“现代”:重印本前言,探讨了中国叙事的两种形式及其影响。2. 导论:介绍帝国/国家二元论与欧洲历史观念的交互作用,以及天理与历史的关系。3. 天理与物的转变:分析理学与心学中“物”概念的变化及其哲学意义。4. 经与史的转变:研究新礼乐...
导论 第一节 两种中国叙事及其衍生形式 第二节 帝国/国家二元论与欧洲“世界历史” 第三节 天理/公理与历史 第四节 中国的现代认同与帝国的转化 第一章 天理与时势 第一节 天理与儒学道德评价方式的转变 第二节 礼乐共同体及其道德评价方式 第三节 汉唐混合制度及其道德理想 ...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的导论部分对黑格尔主义的批评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展开的。现代民族主义叙述也是在这个时间的认识论中展开的, 民族主体就是依赖这个认识论的构架建立起来的。用“时势”这一概念就是为了重构历史叙述的认识框架。在儒学的视野内, 与时间概念一样,“时势”的意识也是和历史观、历史意识相关的, 但...
导论 第一节 两种中国叙事及其衍生形式 第二节 帝国/国家二元论与欧洲“世界历史” 第三节 天理/公理与历史 第四节 中国的现代认同与帝国的转化 第一章 天理与时势 第一节 天理与儒学道德评价方式的转变 第二节 礼乐共同体及其道德评价方式 第三节 汉唐混合制度及其道德理想 ...
如第五章第二节《今文经学与清王朝法律/制度的多元主义》,其中有一部分“长城的象征意义及其历史转化”,这是离题的;《导论》第三节第一部分“时势与时间”,其大部分内容讨论理与物的关系、天理与公理的关系,这也是离题的。汪晖胃口极大,企图在一定的篇幅内说他想要说的一切问题,结果弄得读者不知所从。汪晖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