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中关村论坛,这里浓厚的科学氛围,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新基石科学论坛”上,科学探索奖获奖人、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机械工程学系讲座教授王钻开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道。在王钻开看来,中关村论坛年会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科学家们可以充分进行思维想法的碰撞和交流,...
王钻开2014年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实验,液滴可以饼状弹跳 2016年,王钻开在第六届国际光流控会议(北京)上,意外和自己的第二任博士导师——也正是给他D的那一位导师重逢,当初的愤恨和恩怨随一杯酒消散,他诚恳地向她道歉,表示:“多年...
基于王钻开团队在仿生界面能源领域取得的系统性突破,2024年受邀在Nature综述类期刊Nature Reviews Electrical Engineering上撰写综述论文,回顾和总结该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在过去的十年中,王钻开已发表论文280篇,其中超过40多篇发表在《自然》与《科学》系列期刊,特别是最近连续4年以通讯作者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香港理工大学王钻开教授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张超研究员,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种超强且柔性的热电盔甲(FTGA),实现了超8%的相对卡诺效率,首次突破商业化应用的效率阈值(5%)。在该工作中,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和分子工程的协同作用,...
王钻开似乎手握赋予小水滴崭新命运的“钥匙”:在他手中,小水滴成了“超级英雄”,最会“跳”的水滴以3.4毫秒创下了脱离固体表面时间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会发电的水滴一滴就能点亮100盏小LED灯。 3.4毫秒!“饼状弹跳”的发现,让液体脱离固体表面时间的物理极限缩短了80% 大众媒体对王钻开的关注,往往聚焦于另外一把命运...
王钻开教授现为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研究及创新)及机械工程学系仿生工程讲座教授。他是仿生工程和表面科学领域的专家和杰出学者。 王教授在表面科学领域的发展作出具开创性的贡献。他发现新现象、解构机制,设计并构建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和耐用性的创新仿生表面,为多种高性能应用,包括能源收集和热管理等,提供有效的动能...
王钻开的三次被开除,刚好对应三个成语,分别是:年少轻狂、绝处逢生、战战兢兢。先说说“年少轻狂”。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业,对王钻开来说是一帆风顺的,可能也正因为如此,他到美国读博不过才三个月,就第一次被开除。原因是他眼高手低,认为他所就读的波士顿大学层次不高,所以想要转学,而他的学业也不能...
“在遇到瓶颈的时候要敢于做出选择,同时不要放弃任何一个细节。”这是王钻开教授在首届“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中对所有科研学者的寄语。看似平凡的一句话,却是他从二十余载学术生涯中总结出的“真谛”。 个人简介 王钻开,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资讯技术研究所,2008年在伦斯勒理工学院获得...
近日接受深圳商报的专访,王钻开坦言:“这段特殊的经历,让我明白了选择、行动和坚持的重要性。”为记录这段经历,王钻开在朋友圈写下了近十万字的回忆。关于尚未完结的自传,一个贴切的评价是:这个故事里最抓人的,是一个人该如何与接二连三的失败相处?一个身陷囹圄之人要如何纵身一跃挣脱泥潭?一个被逼入...
北京商报讯(记者 魏蔚)4月29日,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王钻开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是对立的,基础研究就像竹子要在地下漫长生长数年,应用研究就像是竹子长出地面,科学家要静心攻克在地下的这几年。王钻开是“新基石科学探索奖”获奖人,他的相关研究突破了困扰科学家们百年的莱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