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诤的这一成就,迅速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和赏识。毛主席对科技在革命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王诤通过技术给红军带来的改变,正符合他对于科技支持革命的期待。3. 战功显赫:智慧胜过千军万马 王诤虽未亲赴战场,但他利用无线电技术,截获敌方情报,为红军提供了无数宝贵的战略信息。他的电讯稿,被毛主席高...
王诤,1909年5月16日出生于江苏武进县。他是红军的千里眼、顺风耳,他用半部电台起家,开创了人民军队的无线电通信事业,是党内优秀的技术专家和政治工作者,是新中国电子工业的开拓者。李先念用“半部电台起家,一生征战为民”形象地概括其戎马生涯。王诤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被毛泽东称赞为“红军通信工作的开山鼻祖...
破解难题的任务很快就交到王诤的手中。王诤和部下挤上了一辆开往中朝边境的火车,车上座位都没有,一路站到前线,直接进入空军部队的雷达站研究对策。王诤指示,要守候在雷达站,不看到干扰不回去,不找到对付的办法不回去。王诤带领专家团队10多天时间都在前线,亲自和雷达操作员一起研究、试验,共同摸索出了4条雷...
王诤 1909年5月16日-1978年8月13日 王诤 对于这个名字 二院人不会忘记 1957年 他被任命为 国防部五院二分院(二院前身) 第一任院长 现在,一起回顾王诤将军的生平及故事。 王诤生平简历 1909年5月16日 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原名吴人鉴 1928年2月 考入南京国民党军事交通...
王诤(1909年5月16日-1978年8月13日),原名吴人鉴,字凤岗,号雨峰。1909年5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今为市)戴溪乡井桥浜头村。青少年时代,王诤先后就读于无锡陆区桥安阳小学、无锡实业中学、苏州工业专科学校。1928年,他考入国民党军政部南京军事交通技术学校(后改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交通大队,又称黄埔军校第6期...
王诤是浙江永嘉(今温州市龙湾区状元镇山西岙村)人。嘉靖29年(1550年)进士及第,先在山东溧阳县任县令,史籍说他关心老百姓,为政廉明。当时有豪宦侵夺老百姓的田地,他不畏豪强按法制裁,为百姓夺回了土地。老百姓有冤屈,他明察暗访全力为当事者辩其冤。一时朝野闻名,升任山东道御史。大堂上,他挂着“冰蘖...
1978年8月13日,原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诤中将病逝,享年69岁。王诤是我军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创始人,后来又成为新中国电子工业的开拓者和卓越领导人。毛泽东曾称赞他说:王诤同志是有功的,他是我军通信工作的开山鼻祖。” 王诤原名吴人鉴,1909年5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一户耕读之家。武进历史悠久,曾诞生过19位帝王、...
“开山鼻祖” 的王诤将军 图片拍摄于中国电信博物馆一层展厅四渡赤水战役之后,红军部队经贵阳城外向云南挺近。恰逢此时,王诤患了疟疾,时常的高烧让他体力不支,但是他依旧咬牙坚持行军。当部队到达云南省曲靖附近时,突遭国民党飞机袭击,而后,众人发现王诤失踪了。三局人员顿时非常紧张,要是王诤局长有半点闪失,责任重大...
开国中将,原副总参谋长,新中国通信之父王诤 王诤(1909.5.16-1978.8.13),江苏武进人,原名吴人鉴,1930年投身革命,1934年入党。他是中央苏区和我军无线电通信奠基者,被誉为通信事业“开山鼻祖”,也是新中国电子工业开拓者。早年就读于江苏省立第二高中,后入国民党军交技校学无线电。1929年任职国民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