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拍摄于中国电信博物馆一层展厅在江西宁都县小布镇赤坎村的土楼里,红军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正式开课了,王诤亲自担任教员,动手制作训练器材,他们用木块、铁片制作电键,用废旧铜线制作电码训练器,在短短4个月时间里就为我军培养了第一批无线电通信技术人才,为随后的反“围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31年4月,蒋介石...
1957年11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任命王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主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兼二分院院长,肩负起参与组织导弹研制、创建我国航天事业的重任。 王诤无论在抓中央所确定的工作方针的贯彻落实,还是主持重大问题的决策、组织指导和解决导弹研制、发射中遇到的关键问...
1978年8月13日,原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诤中将病逝,享年69岁。王诤是我军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创始人,后来又成为新中国电子工业的开拓者和卓越领导人。毛泽东曾称赞他说:王诤同志是有功的,他是我军通信工作的开山鼻祖。”王诤原名吴人鉴,1909年5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一户耕读之家。武进历史悠久,曾诞生过19位帝...
王诤,1909年5月16日出生于江苏武进县。他是红军的千里眼、顺风耳,他用半部电台起家,开创了人民军队的无线电通信事业,是党内优秀的技术专家和政治工作者,是新中国电子工业的开拓者。李先念用“半部电台起家,一生征战为民”形象地概括其戎马生涯。王诤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被毛泽东称赞为“红军通信工作的开山鼻祖...
王诤的一诺千金不仅仅因为周恩来是他的直接领导,也在于他和周恩来之间40多年的革命情谊。 因密结缘 亦师亦友 1930年12月30日,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的王诤参加中央红军,随后被毛泽东、朱德任命为红军第一任无线电队队长、总队长。1931年12月15日,周恩来由上海到达...
王诤,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戴溪桥人,原名吴人鉴。黄埔军校六期毕业,1930年12月参加红军,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江苏唯一开国中将。他是我军无线电通讯事业的创建者、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开拓者和卓越领导人。时间回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抗美援朝战场。1951年冬,抗美援朝进入了激烈的相持阶段,美军为了挽回不利...
1947年3月7日,周恩来紧急召见王诤等情报系统的领导,部署了党中央撤离延安以及各地下党电台的联络事宜。在关键时刻,王诤受命安排两部电台,开始独立行动,每天24小时不间断与地下电台保持联系,为各大战略区和党中央提供战略情报。这项任务充满挑战,但王诤及其团队在极端的环境下保持高度警惕,确保了情报传递的顺畅和...
1930年12月底,王诤加入红军,他决心要用无线电技术,为工农大众服务。他靠着一部只能收听、不能发报的电台以及一部缴获的完好无损的电台起家,开创了人民军队的无线电通信事业。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随着红军发展和作战保障的需要,毛泽东和朱德决定组建红军无线电队,任命王诤为队长,编制为100人。在敌人严密的...
1931年1月3日,在东韶战役中,王诤随军参战。这一天,红军在一次突袭战中击溃了谭道源师,当时的王诤连同其他3000多名国民党军人被俘虏。这次被俘,成为了王诤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在被俘期间,红军发现王诤精通无线电通信技术。当时的红军正好缴获了一套完整的15瓦电台,但苦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经过深入了解,红军得知...
1月中旬,朱、毛首长决定,立即组建红军第一支无线电队,任命王诤为队长。朱、毛还亲自为无线电训练班发布招生令。2月,由王诤主持的第一期训练班正式开学了。这个训练班,后来发展为军委通信学校,为我军各部队和地下斗争培养了一大批无线电技术干部和通信指挥人才。1931年4月上旬,蒋介石调集20万兵力,采取“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