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绾(856~927),五代十国将领。庐江人(一说合肥人)。勇敢有谋,唐光启(885~887)中,随杨行密破赵锽,下苏、濠等州,数立战功,升至行营诸军都尉,兼涟水防遏使。光化三年(900),用计使青州戍将陈汉宾归附,以功授检校左仆射,同年调任海州副使。与台濛攻青州,下密州,代台濛为海州刺史。天复三年(...
王绾本人能在这样人才辈出的秦朝出任丞相,就可以看出其本身是有过人的能力。从出土的史料记载,王绾为人比较低调内敛,处理朝政更是着卓尔不群的能力,为秦朝曾作出不小的贡献,但就是这样一位秦朝丞相却没有得到秦始皇嬴政的重用。除此之外,在现有的历史资料中,王绾的资料除了关于分封和郡县制的记载外寥寥无几...
其次,王绾的功绩没有李斯大。李斯做为丞相,经常有“头脑风暴”,但王绾就一点没有,他给秦王也出了不少点子,但几乎都不被秦王采纳。比如在分封制的问题上,秦王费劲巴力的要剪灭六国,就是要统一,就是要他一个人说了算,不再出现周王朝时代诸侯割据的局面,可王绾的大脑回路实在是有问题,他竟然建议秦王...
王绾简介及人生经历 王绾(1897年-1975年),字改之,别号溪鸥,江苏福建人,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代表作有《焦裕禄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等。王绾自幼家贫,家境困窘。1917年考入南京高师,毕业后留校任教。192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1927年赴欧洲留学。期间曾担任巴黎中国大学文科...
王绾,唐朝官员 王绾,王之咸第五子。王之咸为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堂弟。根据洛阳市新安县千唐志斋博物馆内收藏的墓志记载,王绾一生曾做过10个官职,最后被授予左赞善大夫之职。公元793年九月五日,王绾死于京城长安。王绾的二哥当时在江南任御史中丞,听到消息后,让儿子赶到长安,护送王绾灵柩回洛阳,并于第...
王绾[wǎn](生卒年不详),秦国丞相。他的出生和去世的年代历史上没有准确的记载。在《大秦赋》这部古装电视剧中,王绾是一位让人印象深刻的大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王绾和李斯陪伴在嬴政左右,为其出谋划策,从而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立下功劳。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丞相绾(王绾)等言:“诸侯初...
王绾 王绾(生卒不详),字国器,南宋官员大观三年(1109年)进士。大观三年(1109年)进士。迁秘书监丞、尚书右司外郎,擢提点福建路刑狱。绍兴五年(1135年),直徽猷阁、知漳州。后迁为淮西路提点刑狱,平反冤案,政声颇佳。
王绾 王绾,秦始皇时丞相,由御史大夫升任。在秦王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之时,王绾与冯劫、李斯建议秦王政称“泰皇”,秦王却改称皇帝,是为秦始皇帝。王绾认为原楚国、燕国、齐国之地距秦国遥远,应该分封皇子或宗室子弟守卫。廷尉李斯反对,认为分封制是周朝诸侯混战的根源,他建议全国统一实行郡县制。于是秦始皇...
在秦始皇二十六年的朝廷会议上,王绾提出在新建立的秦王朝中,不设置诸侯,而应将地方划分为郡县制。这种地方行政体制模式,对后世影响深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王绾的建议却遭到了李斯的反对。李斯认为,周朝实行分封制后,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导致国家动荡不安,而郡县制可以更好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