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鹏在诗后注释:“图与王秀楚扬州十日记正合,即一家可知当日之事矣”。也就是说这幅画的内容与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记载吻合,由一家人的遭遇就可以窥见当时整个扬州炼狱般的场景。道光年间的朱翊清也看过此书。他的《埋忧集》卷十的《乍浦之变》中写道:“其他遭其毒者,亦不胜举。顷阅《扬州十日记》...
1、王秀楚是谁?是不是假托的一个人 王秀楚是何人,至今也没有定论。人们只能大概给他画像:王秀楚家住扬州,城破后一门数十口被杀掉,他独身存活。有人研究认为,他是史可法的僚属,有的认为他是中小商人,或者生活水平中等的士族。目前之所以有人质疑《扬州十日记》真假,原因之一就是王秀楚的出现无根无据,...
《扬州十日记》是明末王秀楚所写关于清兵在扬州屠城的一本约八千字左右的史书。南明弘光元年四月〔清顺治二年,1645年(乙酉年)〕,南明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军民抗御清军的守卫战失败以后,清军对扬州城内的人民展开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所著《扬州十日记》中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史称此事件...
1645年清顺治2年己酉夏4月14日,督镇(官名)史可法从白洋河失守,仓皇退却到扬州,随即紧闭城门,死守扬州城。 满洲军随后而至,四月24日开始用大炮攻城,当日未攻破城池。此时的扬州城内守备森严,各个城门都有士兵把守。 我家住在西城,属于一个姓杨的将领所管辖的区域,其手下官员、士卒等散布于各处。左邻右居都有兵卒...
《扬州十日记》:王秀楚作品的真伪之谜 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是否为清末伪造之作一直是一个争议的话题。有观点认为,该书是清末革命者与日本人联手伪造,旨在否认“扬州十日”的历史事件,同时质疑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合理性。然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反驳这一论点并不复杂,只需关注《扬州十日记》的出现时间。众...
《扬州十日记》记载了清军入关对扬州民众的残酷屠戮。该书全文约八千字。作者王秀楚当时身在扬州(有说法称他是史可法的幕僚),亲身经历了这一惨剧,遂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了南明弘光元年(1645)四月二十五日至五月初五的所见所闻。因日记共十天,故名《扬州十日记》。关于大屠杀的记载,主要集中在日记的前五天。
王秀楚,这位历史人物的故事在江都《王氏族谱》中有所记载。他是王肇庆的后裔,与和公一家在扬州城内同住,后随家族东迁。然而,崇祯乙酉年,清兵南下攻陷扬州,明阁督史史公壮烈殉国,随之而来的是十日的屠城惨剧。王秀楚一家几乎遭遇灭顶之灾,仅他一人幸存,成为家族的唯一血脉,他用亲身经历撰写了《扬州...
【明】王秀楚《扬州十日忈》(附译文) 展开全文 【明】王秀楚《扬州十日忈》(附译文) 己酉夏四月十四日,眥镇叱可法从白洋河失守,踉跄奔扬州,坒闭城仕御敌,至念四 日未破。城前禁门乀内,叹有兵守,予宅西城,杨姓将守焉。吏卒棋置,予宅寓事卒,左 ...
王秀楚,字绿筠,号卧雪,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明末清初。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精通经史子集,尤其擅长诗文和历史写作。他的代表作品是《扬州十日记》,这部作品详细记载了清军攻占扬州城的经过和惨状,是研究明末清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