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我的一个娘家人由于躲避投敌叛乱的兴平伯(明总兵)高杰的乱兵,自瓜洲逃来扬州投奔我家,(兴平伯高杰投敌叛乱,史可法张榜通缉他,所以远远逃离扬州)乱世之中久别重逢,与我妻二人相见不禁唏嘘不已(我妻当时已有九个月的身孕)。此时外面盛传敌兵已经入城,已有一两个人专门来告诉我此事。 我于是急忙到外面打听消...
吴清鹏在诗后注释:“图与王秀楚扬州十日记正合,即一家可知当日之事矣”。也就是说这幅画的内容与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记载吻合,由一家人的遭遇就可以窥见当时整个扬州炼狱般的场景。道光年间的朱翊清也看过此书。他的《埋忧集》卷十的《乍浦之变》中写道:“其他遭其毒者,亦不胜举。顷阅《扬州十日记》...
【明】王秀楚《扬州十日记》(附译文)清军对老百姓如驱牛羊见人就杀城内各处积尸如山连小孩子也不能辜负满地婴儿或衬马蹄或藉人足最后连水塘都因血流成河而变成了五色塘这是多么惨烈的一幕啊作者与他的哥哥弟弟伯兄嫂嫂侄子及妻子儿子八人相携逃命几经离散最后只剩下他及他妻子儿子三人其余皆丧命这期间他或躲梁...
扬州城内的富家大室被搜括一空,其子女由六七岁至十馀岁被尽数掳掠无遗。这天,兴平伯高杰叛乱投敌的汉奸兵也进入扬州城内,其掠夺比满兵更甚,最后仅剩的寸丝半粟,也被搜罗一空,尽入虎口,前梳後篦,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五月初二这天,传来官府公告说府道州县已设置官吏,有官执安民牌到处告知百姓,不用...
据此可以推断,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在写成之后,因其内容的极端犯忌,根本没有可能付梓。在清初文字狱的高压政策之下,没有人敢以九族性命为代价刊刻这本小书。所以,它最初的遭遇只能是以各种钞本形式在民间暗中流传,因彼此提防,无从互校,故书名、作者甚至内容都不免有所出入。
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是否为清末伪造之作一直是一个争议的话题。有观点认为,该书是清末革命者与日本人联手伪造,旨在否认“扬州十日”的历史事件,同时质疑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合理性。然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反驳这一论点并不复杂,只需关注《扬州十日记》的出现时间。众所周知,日本在1868年迎来了明治维新,而...
王秀楚是何人,至今也没有定论。人们只能大概给他画像:王秀楚家住扬州,城破后一门数十口被杀掉,他独身存活。有人研究认为,他是史可法的僚属,有的认为他是中小商人,或者生活水平中等的士族。目前之所以有人质疑《扬州十日记》真假,原因之一就是王秀楚的出现无根无据,似乎是凭空而生,除了《扬州十日记》之外...
这是豫亲王多铎第一次遭到激烈反抗,为了对扬州人民进行报复,也是满清的杀一儆百,多铎下令屠城。 1645年四月二十五日,清兵攻破扬州城,有一个名叫王秀楚的秀才委曲求全,艰难求生。他目睹清兵的所作所为,将自己从城破那一天起十日内的亲见亲闻记录下来,题为《扬州十日记》 ...
至于这里的王氏是不是就是王秀楚,徐鼒在书中批判了“至谓坏东南之天下者,史道邻也。”这句话,认为是书生妄语。 而《四库禁毁书丛刊》收录的清钞本《扬州十日记》中,确实有“坏东南之天下者,史道邻也”这句话,可谓是前后印证。 《小腆纪年附考》对比《扬州十日记》 ...
至于这里的王氏是不是就是王秀楚,徐鼒在书中批判了“至谓坏东南之天下者,史道邻也。”这句话,认为是书生妄语。 而《四库禁毁书丛刊》收录的清钞本《扬州十日记》中,确实有“坏东南之天下者,史道邻也”这句话,可谓是前后印证。 《小腆纪年附考》对比《扬州十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