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革命英雄 | 王克寇 今日纪念人物:王克寇(1915—1944)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王克寇,原名王汝廉,后名王禄清,王汝清。山东禹城县董屯村(今属禹城市)人。193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5月,王克寇在率部对追击逃敌的战斗中不幸牺牲。时年29岁。 END — ...
王克寇(1916年—1944年5月) 原名王汝清,禹城县(现为市)莒镇董屯村人。出生于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聪敏好学。上小学时,因学习成绩突出,遭丁寺村恶霸王振明绑架,被敲诈大洋三百块。从此,在心中铭刻下对黑暗社会的仇恨。1932年,在省立平原第五乡村师范学校上学期间,主编出版《禹声报》,疾书《胸怀大志救...
1940年10月,王克寇带领三大队重新挺进卫东,途中在杨圈发生遭遇战,虽取得胜利,但抗日形势进入艰难阶段,根据鲁西区党委的指示,三大队停进卫东划归运东军分区建制,改编为分区第二营,原大队政委王克寇任教导员,带领部队巩固齐禹根据地。1941年7月,王克寇的二营扩编为冀鲁豫四分区二团,徐翼任团长,王克寇任政委。这...
齐鲁网5月13日讯在鲁西北抗日斗争史上,有一支战斗在卫河以东、徒骇河两岸的抗日队伍——老二团,这支队伍为抵抗日军侵略立下了赫赫战功,作为这支抗日武装的杰出领导人王克寇,在这段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克寇,禹城市莒镇乡董屯村人,1916年2月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自幼聪敏好学, 1932年,考取了省立平...
王克寇,原名王汝清,字明波,禹城市莒镇董屯人,1915年12月1日(农历十月廿五)生人,1930年,考进连五高庄县立第五高小,1931年进入禹城第一高小读书。 1932年,考入平原第五乡师,编到3级2班甲组学习并任组长。进校后,学习刻苦,成绩显著,生活简朴,待人亲切,且又主持正义,乐于帮助同学。在一次以《立志》为题的作文...
王克寇(1916-1944)山东禹城县董屯村人,中共党员。1943年春任冀鲁豫军区一分区第二团政委兼政治处主任。1944年5月26日,王克寇率基干二团攻打鲁西重镇东阿县牛角店日、伪军据点刘恕安部时,激战中壮烈牺牲。 相关新闻 鲁西北抗日救亡先锋王克寇 1940年5月,王克寇带领部队攻打姚集据点,因日军增援,被包围在徐官屯...
抗日战争时期,在山东西北部的长清、齐河、禹城等地,有一支被群众誉为「亲骨肉」和「护身符」的抗日队伍—冀鲁豫第四军分区第 2 团,该团首任政委就是在学生时代面对强敌入侵写下《斩妖歌》「我辈奋起斩妖魔」的王克寇。他毕业后即投身抗日洪流,率部历经上百次战斗,消灭了大量日伪军,为建立和保卫齐(河)禹(城...
【人文齐河】第十二期:抗日常胜将军王克寇 王克寇(1915——1944),齐禹县人。193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事变后,改名克寇,示抗日决心。率领二团在华店、潘店一带屡创日军□孙德奎王克寇(1915—1944),禹城县莒镇乡董屯村人,1936年于平原第五乡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8月毕业后,到禹城县...
1939年,随着中共鲁西区委的成立,他被任命为鲁西区特务第三大队的政委,继续领导队伍在战区中活跃。1941年春天,三大队改编为八路军冀鲁豫第四军分区基干团,王克寇成为团政委,同时担任政治处主任,他的战略智谋进一步展现。1942年,面对日军上万兵力的围攻,他临危不惧,率领部队与敌周旋。在部队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