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革命英雄 | 王克寇 今日纪念人物:王克寇(1915—1944)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王克寇,原名王汝廉,后名王禄清,王汝清。山东禹城县董屯村(今属禹城市)人。193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5月,王克寇在率部对追击逃敌的战斗中不幸牺牲。时年29岁。 END — ...
1940年10月,王克寇带领三大队重新挺进卫东,途中在杨圈发生遭遇战,虽取得胜利,但抗日形势进入艰难阶段,根据鲁西区党委的指示,三大队停进卫东划归运东军分区建制,改编为分区第二营,原大队政委王克寇任教导员,带领部队巩固齐禹根据地。1941年7月,王克寇的二营扩编为冀鲁豫四分区二团,徐翼任团长,王克寇任政委。这...
王克寇是一位抗日英烈,以下是他的个人资料: 基本信息 原名:王汝廉,后名王禄清、王汝清出生日期:1915年12月1日(也有说法为1916年)逝世日期:1944年5月26日籍贯:山东禹城县董屯村(今属禹城市)人生经历 早年求学:王克寇幼年在本村念私塾,后又到杨圈小学、连五高庄高小等地求学,成绩优异。 投身革命:在平原乡师...
他向党组织提出保证: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愿将热血洒尽,誓死克寇救国!在毕业证书上把自己名字,改为王克寇,以此表示将要登上抗日征途,坚持抗日到底的决心和坚强的民族气节。 毕业后,王克寇与同学于曼青、高凤灵回到家乡,来到连五庄高小,联合学校的教师建立了党的小组,由王克寇任组长。宣传我党抗日主张,争取师...
抗日战争时期,在山东西北部的长清、齐河、禹城等地,有一支被群众誉为「亲骨肉」和「护身符」的抗日队伍—冀鲁豫第四军分区第 2 团,该团首任政委就是在学生时代面对强敌入侵写下《斩妖歌》「我辈奋起斩妖魔」的王克寇。他毕业后即投身抗日洪流,率部历经上百次战斗,消灭了大量日伪军,为建立和保卫齐(河)禹(城...
王克寇(1916-1944)山东禹城县董屯村人,中共党员。1943年春任冀鲁豫军区一分区第二团政委兼政治处主任。1944年5月26日,王克寇率基干二团攻打鲁西重镇东阿县牛角店日、伪军据点刘恕安部时,激战中壮烈牺牲。 相关新闻 鲁西北抗日救亡先锋王克寇 1940年5月,王克寇带领部队攻打姚集据点,因日军增援,被包围在徐官屯...
在1944年5月26日,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的关键时期,英勇的王克寇带领基干二团对鲁西重镇东阿县牛角店的日伪据点刘恕安部发起了进攻。然而,由于敌强我弱,阵地坚固,他们陷入了困境,王克寇在激烈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9岁。他的遗体安葬于牛角店附近的的大吴庄。同年8月,齐禹县的军民在总寺庙为...
列车飞驰,津浦线旁的德州站牌转瞬即逝。这座古城承载着太多历史的重量,仿佛连空气里都弥漫着岁月的尘埃。平原乡师,这个承载着伯父王克寇青春记忆的地方,如今早已物是人非。青杨依旧遮天蔽日,湖水依旧碧波荡漾,但那些曾经在这里激荡的热血与理想,早已随着时光的流逝,化作了历史的尘烟。1934年的《同学录》,那...
“都过去65年了,你怎么现在才来呢?”2009年,王克寇的侄女王岚开车到聊城市东阿县牛角店镇寻访伯父当年的足迹,该镇牛西村一位名叫常正富的老人眼中含泪对她说。 王克寇,冀鲁豫一分区二团政委,齐禹抗日根据地建党、建军、建政的创始人,曾三次任禹城县委书记,他组织领导队伍挺进卫东,鏖战鲁西,转战泰西,几十个...
王克寇烈士陵园在禹城的天际线上显得格外庄严,仿佛与历史长河融为一体。陵园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英雄的鲜血;每一株松柏,都在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陵园的修缮,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英雄的告慰。在2007年,禹城市委、市政府拨专款对陵园进行了修葺,为王克寇烈士塑起了半身胸像。这不仅仅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