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 ,属鳞翅目、草螟科,俗称玉米钻心虫 。是我国玉米等作物的重要害虫 , 从黑龙江到海南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危害 。虽然其成虫具有远距离迁徙的潜力 ,主要是近距离扩散。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在玉米心叶期,初孵幼虫大多爬入心叶内...
在玉米生产上主要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玉米螟,最佳防治时期时在玉米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期,即11片伸展叶时期)或者花叶率在10%以上,在玉米螟低龄幼虫期(3龄前)喷药,或者在玉米心叶上丢施颗粒剂,可以将喷药和丢施颗粒剂结合起来轮换使用,保叶保穗的效果更好。喷施可以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氯虫苯、甲维盐...
第一代玉米螟主要危害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的幼苗,可在六月中下旬,结合防治甜菜夜蛾、蓟马等害虫,在害虫发生初期,每亩用3.2%的甲维盐·氯氰菊酯50~70毫升,或3%的甲维盐·虱螨脲悬浮剂20毫升,兑水15公斤均匀喷雾,对幼虫和卵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第二代玉米螟主要危害春播玉米的果穗和夏播玉米的心叶,可在七...
1.收获后,及时处理玉米秸秆等玉米螟越冬场所,降低越冬基数。 2.玉米心叶初见横排小孔,低龄幼虫群集心叶危害时,可用1.5%的辛硫磷颗粒剂直接丢于被害植株喇叭口内进行防治。 3.茎叶喷雾推荐药剂: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茚虫威、虱螨脲及其复配制剂。
棉田亚洲玉米螟是鳞翅目螟蛾科动物。棉田亚洲玉米螟为害棉花的玉米螟老熟幼虫体长23~25mm,乳白色,背部稍带粉红色或青灰色,头褐色,有黑点。 成虫体长10~13mm,翅展24~35mm,黄褐色蛾子,分布除青藏高原外,广布全国各玉米种植区。危害作物 除为害棉花外,还为害玉米、高粱、谷子、麻类等25种农作物。形态...
### 1. 心叶期防治心叶期是玉米螟幼虫危害的初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此时幼虫主要蛀食玉米的心叶,导致心叶腐烂、展开后呈排孔状。最佳防治时间通常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即玉米第11-12片叶子展开时,此时幼虫大量钻入心叶内。### 2. 穗期防治穗期是玉米螟幼虫危害的另一个高峰期,主要发生在抽雄吐丝前后。...
一、如何防治玉米螟 1、越冬期防治 大部分玉米螟幼虫会在玉米秆和穗轴叶上越冬,翌年春季在其中化蛹,根据此特性可在4月底之前燃烧玉米秆和穗轴,或粉碎加工成饲料,然后将苍耳等玉米螟的越冬寄主清理干净。、心叶期防治 到了心叶末期,如果玉米螟蛀食的花叶率达到10%,或夏秋玉米进入吐丝期之后虫穗率达到5%,可...
当玉米的雄穗受害后,雄穗会直接折断,这对玉米植株的授粉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当玉米的果穗受害后,玉米螟会直接钻入玉米棒的内部啃食籽粒,会导致受害的籽粒发育不良,籽粒会变黑腐烂、变苦,籽粒的产量和品质都会受到影响。玉米螟对春、夏、秋播玉米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夏播玉米受到的危害最多(玉米螟世代重叠...
阿维菌素是一种生物源农药,具有高效、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它能干扰害虫的神经传导,使害虫麻痹死亡。在玉米螟的防治中,阿维菌素可与其他农药复配使用,以增强防治效果。使用时,应注意控制用药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3. 高效氯氟氰菊酯 高效氯氟氰菊酯是一种常用的菊酯类农药,具有触杀和胃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