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米生产上主要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玉米螟,最佳防治时期时在玉米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期,即11片伸展叶时期)或者花叶率在10%以上,在玉米螟低龄幼虫期(3龄前)喷药,或者在玉米心叶上丢施颗粒剂,可以将喷药和丢施颗粒剂结合起来轮换使用,保叶保穗的效果更好。喷施可以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氯虫苯、甲维盐...
(1)利用赤眼蜂灭卵。在玉米螟产卵始、初盛和盛期放玉米螟赤眼蜂或松毛虫赤眼蜂3次,每次放蜂15万-30万头/公顷,设放蜂点75-150 个/公顷。放蜂时蜂卡经变温锻炼后,夹在玉米植株下部第五或第六叶的叶腋处。(2)利用白僵菌治螟。在心叶期,将每克含分生孢子50亿-100亿的白僵菌拌炉渣颗粒10-20倍,撒入...
### 一、玉米螟防治的最佳时间玉米螟的防治需根据其发生规律和作物生长阶段来确定最佳时机。一般来说,玉米螟的幼虫有多个世代,但主要危害集中在心叶期和穗期。### 1. 心叶期防治心叶期是玉米螟幼虫危害的初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此时幼虫主要蛀食玉米的心叶,导致心叶腐烂、展开后呈排孔状。最佳防治时间通常...
第一代玉米螟主要危害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的幼苗,可在六月中下旬,结合防治甜菜夜蛾、蓟马等害虫,在害虫发生初期,每亩用3.2%的甲维盐·氯氰菊酯50~70毫升,或3%的甲维盐·虱螨脲悬浮剂20毫升,兑水15公斤均匀喷雾,对幼虫和卵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第二代玉米螟主要危害春播玉米的果穗和夏播玉米的心叶,可在七...
生物防治方面,可以利用寄生卵赤眼蜂、黑卵蜂等寄生性天敌以及瓢虫、步行虫等捕食性天敌来控制玉米螟种群。此外,白僵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制剂也可用于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则主要依靠农药来杀灭幼虫。物理防治则包括灯光诱杀成虫等方法。在实施防治措施时,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①赤眼蜂灭卵法。在玉米螟的产卵...
1.收获后,及时处理玉米秸秆等玉米螟越冬场所,降低越冬基数。 2.玉米心叶初见横排小孔,低龄幼虫群集心叶危害时,可用1.5%的辛硫磷颗粒剂直接丢于被害植株喇叭口内进行防治。 3.茎叶喷雾推荐药剂: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茚虫威、虱螨脲及其复配制剂。
玉米螟俗称钻心虫,危害范围很大,包括玉米、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特别是对玉米危害极大。玉米螟以幼虫危害为主,喜欢傍晚活动,大多躲在心叶进行危害。前期啃食玉米嫩叶,被啃食过的心叶会出现一排一排的小孔。后期会钻入玉米茎杆或是䧳穗部位进行啃食,并产生大量粪便,...
阿维菌素是一种生物源农药,具有高效、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它能干扰害虫的神经传导,使害虫麻痹死亡。在玉米螟的防治中,阿维菌素可与其他农药复配使用,以增强防治效果。使用时,应注意控制用药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3. 高效氯氟氰菊酯 高效氯氟氰菊酯是一种常用的菊酯类农药,具有触杀和胃毒...
玉米螟,这个被称作玉米“钻心虫”的害虫,是玉米种植过程中的一大威胁。它属于鳞翅目螟蛾科野螟亚科,广泛分布于我国除青海、西藏以外的各个地区。这种害虫不仅形态特征明显,其危害性也相当严重。了解其形态特征及防治方法,对于保护玉米作物、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深入剖析玉米螟的形态特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