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法师是对精通佛教圣典中之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又称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略称三藏。在中国,对来自印度、西域的佛典进行汉译的僧侣,常尊为译经三藏或三藏法师。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藏法师为玄奘法师,但常被误会这是玄奘专有的称号,实际上除了玄奘之外,著名的三藏法师尚有鸠摩罗什法师、实叉难陀法师...
玄奘(602年~664年),本名陈祎(yī),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市)人,其先颍川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玄奘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遍...
可惜现在看不到玄奘法师手抄经书的真迹,无法亲眼看到他的书法。但他给后人留下了大量佛学知识和宝贵的精神遗产。在陕西铜川出土的一尊唐代释迦像底座上,镌刻着 20 个字:“大唐龙朔二年,三藏法师玄奘敬造释迦佛像供养。” 经专家鉴定,确认这些字为唐代高僧玄奘法师亲笔书写。这些字虽字数不多,但清晰展现出玄奘...
玄奘出生于602年,在河南省洛阳附近的陈留县,是陈家的第四个儿子。他13岁时出家,进入他的兄长“长捷法师”所在的洛阳净土寺。622年玄奘20岁,接受具足戒,从此被认为是一个合格的僧侣。在隋唐王朝交替混乱之时,玄奘离开长安,来到四川。623年他21岁,唐朝安定,于是他再次返回长安。这期间,玄奘师从各地的高僧...
少年陈祎因父母双亡家道中落,跟随出家为僧的二哥踏入佛门,因郑善果赏识出家,法号玄奘,24岁成为三藏法师。玄奘立下志愿前往天竺那烂陀寺求学。无奈时局动荡,玄奘西行遭受重重阻力。玄奘依靠自己锲而不舍的意志以及周边向佛之人的帮助下趁机越境,从高僧沦为“逃犯”。踏上异乡的玄奘又先后遭遇种种自然与人为的严酷...
玄奘法师大有缘,现前此物堪承受。浑如极乐活阿罗,赛过西方真觉秀。锡杖叮噹斗九环,毗卢帽映多丰厚。诚为佛子不虚传,胜似菩提无诈谬。(出自《西游记》第十二回:玄奘秉诚建大会,观音显象化金蝉)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杰士,一身...
古寺禅房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僧正向众弟子讲述着玄奘法师的传奇。"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非同小可啊。" 老僧抚须感慨,"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外慈恩寺的玄奘法师,为求佛法真谛,不顾朝廷禁令,只身西行。十七载春秋,跋涉五万里,穿越百国,渡过千山万水,面对无数死亡威胁,却始终一心向佛。"一位年轻僧人...
玄奘(602年~664年),本名陈祎(yī),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市)人,其先颍川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玄奘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遍...
一、未去西行求法前的玄奘法师 隋大业八年(621年),玄奘法师时年仅13岁,已依其第二长兄之劝言,于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并对于经、律、论三藏深为喜好,时寺中有景法师讲《涅檠经》,法师执卷伏膺,并从严法师学《摄大乘论》,从此开启法师研经习论之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