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则含义解释 物则[ wù zé ] ⒈ 事物的法则。 什么是物则引证解释 ⒈ 事物的法则。 引《国语·周语上》:“考中度衷以蒞之,昭明物则以训之,制义庶孚以行之。”韦昭 注:“物,事也。则,法也。”宋 叶适 《代薛明瑞上遗表》:“灼见物则,不失义理之中;审知治原,常以仁恕为本。”清 方以智 《物...
答案 用实在的东西去恒量一个东西,那这个东西是恒量的出来的.用实在的东西去恒量非实在的东西,那这个恒量是不实在的.实在的东西本不会去邀名,名气这种东西本来就不是跟物质一样实在,出名的东西不是真的像名气所传,有那样的功用.这简直就是恒量一种没有的东西!相关推荐 1这话什么意思"以物物则物可物,以...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用心去观察一个事物,与走马观花着的看一个事物,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心专注其上,则其秋毫毕现;心不在其上,则视之如无物。眼耳鼻舌身,都可以看作是自己的心灵用于感知外界信息的工具和穴窍。心注于目,则所察皆清晰分明;心注于耳,则所闻皆细致入微;心注于鼻,则所嗅一丝...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的意思是:若能竭尽诚心待人接物 ,则即使是像春秋时吴国 、越国这样世代为敌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体, 而若傲慢自满地对待他人 ,则即使是骨肉亲人见了面也会形同陌路。注释:吴越: 春秋时的两个敌对诸侯国。傲物: 轻视他人。行路: 走路的人。出处: 唐·魏征《谏...
北京物则律师事务所1110120151140462310详情 代理客户135 登记状态点击进行搜索 序号客户状态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成立日期代理客户案件 1北京市怀柔区文化委员会在业--2019-06-24详情 2北京亿海腾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存续冯海军70万元2019-05-21详情 3北京汇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存续王双艳200万元2019-03-04详情 ...
“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的意思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希望对你有帮助 反馈 收藏 ...
庄子的比喻非常好。心态的最高境界,就是像镜子一样,物来则应,物去不留。有东西放到它的面前,它就能照出东西来;当把东西拿走后,它上面就干干净净,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当我们能够达到这种心态的时候,也就不会有烦恼了。其实这个道理,就连只上过三年小学的母亲都知道,虽然她没读过经典,但道理都懂...
「一切事情,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南怀瑾曾说,世间的一切都可以轻松点看,看一切事物都不要太着急、太用劲,这样可以让眼睛明亮有神。对心而言,何尝不是如此。心事太重,就难免会昏了头。“物”来了,情也来了,恩怨、是非统统都来了。于是“镜”就浑浊了,心也就沉沦在苦海当中了。曾国藩说「将来不迎...
“则”的本义为制器模型(器样),例如《诗·大雅·烝民》所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意思是:苍天化育了人民,同时还创造了各种事物以及各自的产生模具,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天生万物,各有各的遗传基因,这遗传基因就是万物的“则”,如果基因出了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