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脆是指钢材在高温下表现出的脆性现象,主要与硫元素有关。硫是钢铁生产中的常见杂质,以FeS的形式存在于钢中。当钢材加热到约1200℃进行热压力加工时,晶界上的共晶体已溶化,晶粒间结合被破坏,使钢材在加工过程中沿晶界开裂,这种现象称为热脆性。为了消除硫的有害作用,必须增加钢中锰含量。锰与硫优先形成高...
热脆现象名词解释 热脆现象是指某些钢材在400~500℃温度区间长期停留后,室温下的冲击值会明显下降。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合金 在远未达到其理论熔点的情况下受到加热,导致晶介破裂,从而呈现出一种非常脆和酥的状态。 热脆的具体表现如下: 合金在加热到远未达到其理论熔点的情况下,会出现一敲就散架的现象,看起来...
百度试题 题目何为“热脆”?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硫与铁的化合物硫化铁(FeS),散布在钢材纯铁体的间层中,当温度在800~1200℃时熔化而使钢材出现裂纹,这种现象称为“热脆”。“热脆”会使钢的焊接性变坏 反馈 收藏
定义:热脆是指在高温下,金属材料由于晶界处某些低熔点共晶体的熔化或塑性变形能力的降低而表现出的一种脆性现象。这种脆性通常会导致材料在高温下的强度和韧性显著下降,从而增加断裂的风险。 特点: 高温敏感性:热脆主要发生在材料被加热到接近其熔点的高温区域。 晶界弱化:晶界处的低熔点物质熔化或发生其他相变,导致晶...
钢材的热脆性是指钢材在高温下出现的脆性断裂现象,通常会导致钢材的失效和损坏。导致钢材热脆性的主要化学元素包括碳、硫、锰、硅、磷等。 1.碳:碳是钢材中的主要元素之一,它的存在可以提高钢材的硬度和强度,但当碳含量超过一定范围时,会导致钢材的热脆性增加。特别是当钢材中存在大量的游离碳时,会形成碳化物颗粒...
钢材热脆是钢材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产生脆性断裂的现象,一般是指钢材在400℃至650℃之间容易发生热脆性断裂。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碳含量较高的钢材中,且加热速率较快时更为明显。 二、钢材热脆原因 钢材热脆的产生原因是钢材中的含碳量过高,在一定温度...
热脆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热脆的产生与食物的含水量有关。水分含量较高的食物在高温下会产生蒸汽,从而使食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水汽膜。当这层水汽膜遇到高温油炸或烘烤时,会迅速蒸发,形成热脆的口感。例如,油炸土豆片时,土豆片内部的水分会被高温的油炸出来,形成热脆的口感。 热脆的产生还与食物的糖分...
[名词解释] 热脆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在固态下,硫在钢中的溶解度极小,以FeS的形态存在于钢种。FeS还与铁、FeO等生成低熔点的共晶体,在钢冷凝过程中沿晶界呈网状析出,其熔点远低于热轧或热锻时钢的加工温度。因此在热加工时沿晶界分布的Fe-FeS、FeS-FeO共晶体已熔化,破坏了各晶粒间的连接,导致钢的...
热脆是指钢材在400~500℃温度区间长期停留后,室温下的冲击值明显下降的现象。以下是关于热脆的详细解释:现象描述:钢材在高温时并不表现出脆性,但经过特定温度区间长期停留后,在室温下进行冲击试验时,冲击值会明显下降,有时可比正常值下降50%~60%以上。组织状态:热脆现象发生时,钢材的组织状态及...
硫元素使钢产生热脆现象,降低钢的机械性能,对钢的耐腐蚀性和可焊性不利,以致锻件在锻造过程中报废。钢铁中硫的来源、存在形式 来源:钢铁生产过程中,硫来源于矿石、金属料、熔剂及燃料,其中其中焦炭带入的硫约占总硫量的60~80%,矿石带入硫量不超过总硫量的1/3。存在形式:铁矿中的硫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