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扎营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址,尽量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或山谷、沟底。 识别地质灾害发生前兆 “暴雨连连下,山体吐‘白龙’”“耳听沙沙脚步声,掉头回看无人影”,这些都是民间对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前兆的描述。相对科学的表述...
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中国大陆爆发了历史上规模空前的饥荒。“三年自然灾害”,主要体现在我国多发性自然灾害对全国带来的巨大创伤,中国大陆爆发了历史上规模空前的饥荒。1962年,1-9月,全国大面积旱灾。去冬以来,南方湘西北、粤北、川北、苏北、皖中地区雨雪稀少,2月约有100万公顷呈旱象。3月,...
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严重的时期,主要发生在1959年至1961年之间。这一时期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严重的干旱、洪涝、风灾、病虫害等,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由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因此这些灾害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1...
2.洪涝灾害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技术指南(2024) 一、调查目的 (一)查明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原因,为疫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明确传染病暴发的危害程度,确定高危人群并采取保护措施。 (三)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控制自然灾害期间...
为了大家看帖方便,先向大家给出结论 —— 1、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因饥饿原因死亡人口约250万人(其中“完全饥饿死亡”(俗称“饿死”)的只占少数);2、非饥饿原因过量死亡的278万人(即因为工伤、自然灾害、意外等原因)。合计528万人。除此之外的其他死亡原因均为正常死亡(俗称“老死”)。
在我们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栖霞街上的人家,为了能够多一点吃的东西,想尽了一切办法,这是一种求生的本能。后来,我们国家的粮食不紧张了,日子一天天好过了,人们就不刨十边地了,那些已经刨了的十边地也渐渐地荒了,一块块土地上,又开始长满了杂草。多少年过去了,难忘当年,老栖霞街上的老百姓,曾经...
7-8月是重庆自然灾害防治关键期 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发生洪涝、风雹、干旱、山体崩塌、滑坡、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50起,其中洪涝灾害较为突出,共发生18起。记者从15日举行的2020重庆市高温汛期灾害防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7-8月是我市自然灾害防治关键期——从7月下旬开始,重庆大部地区将陆续进入阶段性高温时段,...
农业看天吃饭,在自然灾害面前充满着无力感。而对于以水果种植为主要产业的胶东半岛来说,五六月份(樱桃成熟期,苹果膨大期)的“冰雹灾害”尤其让人痛心疾首。胶东之所以此时易发冰雹,主要与季节变化和海陆位置有关。五月份为半岛春夏换季时间,温差变化较大,再加上三海环海的地形导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从而导致...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是现在很多人拿来说事儿一段历史,对于我们经过这一段历史的一代人来说当然是难以忘怀的。我在那个时候年龄还很小,大概是七到十岁之间把,但已经开始记事了。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于那个时期的了解,大多是从网上的一些所谓精英们刻意描述中得到的。在他们的想象中,那个时期人们肯定是一个个骨瘦如柴,饿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