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中国大陆爆发了历史上规模空前的饥荒。“三年自然灾害”,主要体现在我国多发性自然灾害对全国带来的巨大创伤,中国大陆爆发了历史上规模空前的饥荒。1962年,1-9月,全国大面积旱灾。去冬以来,南方湘西北、粤北、川北、苏北、皖中地区雨雪稀少,2月约有100万公顷呈旱象。3月,...
气象方面,6月份,预计北京市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需要提醒的是,6月份,北京市也将进入地质灾害高发期,由降雨引发的突发地质灾害数量将明显增加,需关注降水、大风、人类活动等可能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灾害,可能发生的区域为山区交通沿线、房前屋后、部分景区、泥...
野外扎营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址,尽量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或山谷、沟底。 识别地质灾害发生前兆 “暴雨连连下,山体吐‘白龙’”“耳听沙沙脚步声,掉头回看无人影”,这些都是民间对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前兆的描述。相对科学的表述...
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严重的时期,主要发生在1959年至1961年之间。这一时期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严重的干旱、洪涝、风灾、病虫害等,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由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因此这些灾害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1...
2.洪涝灾害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技术指南(2024) 一、调查目的 (一)查明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原因,为疫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明确传染病暴发的危害程度,确定高危人群并采取保护措施。 (三)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控制自然灾害期间...
在我们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栖霞街上的人家,为了能够多一点吃的东西,想尽了一切办法,这是一种求生的本能。后来,我们国家的粮食不紧张了,日子一天天好过了,人们就不刨十边地了,那些已经刨了的十边地也渐渐地荒了,一块块土地上,又开始长满了杂草。多少年过去了,难忘当年,老栖霞街上的老百姓,曾经...
农业看天吃饭,在自然灾害面前充满着无力感。而对于以水果种植为主要产业的胶东半岛来说,五六月份(樱桃成熟期,苹果膨大期)的“冰雹灾害”尤其让人痛心疾首。胶东之所以此时易发冰雹,主要与季节变化和海陆位置有关。五月份为半岛春夏换季时间,温差变化较大,再加上三海环海的地形导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从而导致...
灾害期 释义 disaster phase 灾害期; 行业词典 医学 disaster phase
灾害慢性期指的是灾害发生后72小时;又称黄金72小时,灾害发生后的黄金救援期,这是救援(学)界的共识。救援界认为,灾难发生之后存在一个黄金72小时,在此时间段内,灾民的存活率极高。灾害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粮票记忆 周志淳 来自专栏 · 贺兰哨 147 人赞同了该文章 我们国家从1955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粮票应运而生,到1993年政府放开粮食价格,正式取消粮票,中国经历了长达38年的“票证时代”。粮票曾经是通行全国的“硬通货”。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不知道粮票、布票、油票、肉票这些票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