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灸法,可以避开脾胃而直接将热力作用于经脉以祛除寒邪,通调经脉。 灸法尤其对一切寒湿痹痛,或久病体弱者,具有促其产生温热,发挥温通气血、宣经活络、回阳补虚、祛寒逐湿的作用。灸法不仅能够治病,而且能够预防疾病,具有增强机体抵御外邪的功能。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比如:肺癌的治疗,开始时服用四逆汤和附子理中汤是为了恢复元气,而后可以施用灸法,患者会感到从腋下沿着肺经逐渐向手腕疼痛,一旦快要痛到了列缺穴(列缺为肺经与大肠经的交会穴),患者就会出现拉稀的情况,是阴经与阳经(肺经与大肠经)相互沟通、“由阴变阳”的必然表...
摘取王正龙老师《灸法直论》中对“关元穴”施以化脓灸的应用体验总结。 【穴位取法】:由脐中心至耻骨联合上缘,作为五寸,仰卧,当脐下三寸处。 【主治】:诸虚百损,四肢厥冷,六脉微细,真阳欲脱,中风脱证,...
40 p. 灸法直论-王正龙 17 p. 王正龙灸法直论 24 p. 灸法直论 王正龙 25 p. 王正龙灸法直论 21 p. 灸法直论(全的) 王正龙 44 p. 灸法直论(全的) 王正龙 44 p. 灸法直论(全的) 王正龙 35 p. 王正龙先生的灸法直论 8 p. 王正龙先生的灸法直论 一 发表...
在此不论针法,只谈灸法。 我经常接触的患者,都是气血两亏非常严重的,所以基本都是施以化脓灸。对于临床实践的体验,我认为:隔物灸不如直接灸。隔物灸只能治疗病情较轻的疾病,而对于重症、危症,隔物灸无异于隔靴搔痒。所以,既用直接灸,就必须重灸,只有重灸关元,才能起到暖丹田、壮元阳、补肾精、益骨髓的疗...
从经脉理论来解释:肾与膀胱相表里,由于生机恢复,足少阴肾中的寒邪被化动排出,必然会传导至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受邪,就会出现脉浮、恶寒、发热、头项强痛、尿频、汗出等症状,这是完全符合《伤寒论》的“六经辩证”规律的。必须反复强调:灸法只是祛寒邪、通经脉,却不能补充元气。元气虚弱者慎用!所以,施以灸法...
此说似为稳妥,但我通过临床体验认为:关元、中脘、膏肓这三大补穴,不论阴虚阳虚,都可以重灸(因为“阴阳一气”,阴虚岂有阳不虚的说法?阳虚哪有阴不虚的道理?)。所谓“口干、唇燥、目涩”等症,都是艾火驱赶阴邪即将散尽的表现,应该快马加鞭,不可迟疑(参考关元穴、中脘穴灸法)。如果只是重灸关元穴500壮乃至...
灸法养生,不但简便易行,为人们所喜爱,更主要的是效果卓著。《内经》"灸则强食生肉";"阴阳皆虚,火自当之"."陷下则灸之"。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瘥,瘴疠温疟毒不能着"。宋窦材《扁鹊心书》"人至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惫,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
但对于体质较弱、病情较重者,唯有用灸法,才能收到复原益气、回阳固脱、温肾健脾之功。所以,凡属于实热证,均宜针刺药疏;凡属于虚寒证,均宜灸法;凡属于厥阴证,应慎灸。 张仲景《伤寒论》说:“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难复也。” 意思...
灸法直论 王正龙 《灵枢经》开篇就说明创窞“经络学说”癿目癿,是黄帝因为怜悯广大穷苦百姓,为了给他们治疗疾病而创窞癿一种疗效好、费用低癿理论呾方法。经文上说: 我爱护万民,亲养百官,幵彾收他们癿租税。但我又征怜悯百姓在生活上丌能自给,彽彽还会収生疾病,没有钱买药治病。 所以,我丌想采用峻猛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