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台风已经形成,武帝迫不得已派御史追查其事。次年十月,灌夫及家属全部处斩。魏其侯窦婴欺君,矫先帝诏,当年十二月最后一天斩首示众。这年春上,武安侯田蚡神经病发,嘴喊服罪谢过,巫师看见,窦婴、灌夫复仇索命。次年,田蚡亦死。 《田蚡暴死》连环画,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 太史公评价此事:魏其、武安皆以外...
然后灌夫在军中的好友中招募死士,决定带他们一起去叛军的军营斩杀大将。结果大多数人担心有去无回,仅有2个好友及十多个灌家仆人随灌夫出战。随后灌夫等十余人杀入叛军大营,杀伤了数十人之后才因为精疲力尽而返回。最后只剩灌夫与一名好友返回,其他人全部战死。灌夫深受重伤十余处,幸好汉军营内有名贵的药材...
灌夫十分生气,很不客气地把他叫起来。田蚡昨天只是顺口应付灌夫,并没有打算真去赴宴,见灌夫前来,只好装着愕然的样子,说昨晚喝醉了,忘记了此事。于是,田蚡跟着满脸怒气的灌夫,到了窦婴家里,三人喝起酒来。灌夫觉得自己失了面子,心中窝火,几杯酒下肚,发起酒疯来,指着田蚡的鼻子大骂。窦婴赶紧让人把灌夫...
窦婴认为,这是先帝给予的护身符,拿着这封诏书去见汉武帝,应该能保灌夫一命。于是他让侄子向汉武帝报告,并将诏书呈上。汉武帝看过后,决定亲自到皇家档案库核对。然而,他发现宫中并无该诏书备份。这说明,如果没有备份,任何人可以随意拿出一份所谓的先帝遗诏,造成朝廷无法查证。窦婴的遗诏如果是真的,宫中...
窦婴失势后,想通过灌夫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而灌夫也想通过窦婴而提升自己的名望。因此两个人互以为重,相处的十分融洽情同父子。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两个人不过是相互利用而已,一个是没落的外戚,一个是失势的豪强。元光四年春,丞相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民苦之。请案。”上曰:“此丞相事,何请?”...
窦婴愈言愈怒,拂袖离之。窦婴已足够克制,然而其身旁一人,却无这般耐性,此人乃灌夫。他直指籍福之鼻,痛斥一番,并高声道:“田蚡此等庸碌之辈,何能为也?若无皇帝与太后,他不过一介无赖,于社稷毫无尺寸之功,索地,纯属痴想!”籍福因二人存有嫌隙,便假意亲自向丞相致歉,道:“魏其年事已高且将亡故...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灌夫骂座”事件。田蚡和窦婴都是重要的官员,前者是汉武帝的舅舅,后者是汉文帝的堂兄。田蚡善于奉承,而窦婴则是灌夫最亲近的朋友。然而,窦婴失势之后,田蚡逐渐得势。窦婴回想起过去,觉得田蚡在他还是大将军的时候曾对他非常恭敬,如今却自视甚高。窦婴对此感到不平,并且觉得灌夫是他唯一的...
随后灌夫成为了中郎将,但是没有过多久却丢了官,后来很多人都称赞他,汉景帝就把灌夫任命为代国的宰相,等到汉景帝去世,刘彻成为汉武帝后,就把灌夫调任到淮阳当太守。可是没过多久,灌夫和窦甫喝酒,喝醉之后的灌夫把窦甫给打了,因为窦甫是窦太后的兄弟,皇上为了保护灌夫把他调往了燕国,成为了国相,可是没...
灌夫骂座,汉语成语,拼音是guàn fū mà zuò,意思是指灌夫酒后骂人泄愤,形容为人刚直敢言。出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成语出处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遂怒,劾灌夫骂座不敬,系居室。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为人刚直敢言。示例 1、推门看竹,何妨王子乘舆,索酒指瓶,便仿灌夫骂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