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潼关吏》通过描绘潼关防御工事及与守吏的对话,既展现战乱背景下的军事图景,又暗含对历史教训的反思。全诗以问答形式展开,语言凝练,情感深沉。 原文 《潼关吏》唐·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
译文:潼关吏邀请我下马步行,为我指着山隅为我介绍情况: 注释:要:同“邀”,邀请。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译文:“那些防御工事高耸入云端,即使飞鸟也不能越逾。 注释:连云列战格:自此句以下八句是关吏的答话。连云言其高,战格即战栅,栅栏形的防御工事。
潼关吏 唐代:杜甫 拼繁原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
包含了诗人对潼关防卫的担心以及对战事、国事的深切忧虑。译文:士卒劳役是多么劳苦艰辛,在潼关要道筑城。大城比铁还要坚固,小城依山而筑,高达万丈。请问潼关吏:你们重新修筑潼关是为了防御叛军吗?潼关吏邀请我下马步行,为我指着山隅为我介绍情况:“那些防御工事高耸入云端,即使飞鸟也不能越逾。胡贼来犯只要据守即可...
《潼关吏》杜甫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译文】士卒劳役是多么劳苦...
请问潼关吏:你们重新修筑潼关是为了防御叛军吗?潼关吏邀请我下马步行,为我指着山隅为我介绍情况:“那些防御工事高耸入云端,即使飞鸟也不能越逾。胡贼来犯只要据守即可,又何必担心西都长安呢。您看这个要害的地方,狭窄到只能一辆车子通过。在战事紧急时挥动兵器拒守,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呀。”“令人哀痛的是...
《潼关吏》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潼关的地势险要和城防坚固。诗的前四句,诗人以“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开篇,直接描述了潼关道上士兵们忙碌筑城的场景。接着,“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潼关城池的坚固,即使是大铁也无法比拟其坚固程度,小城更是高达万丈有余。这样的描写,既突出了...
潼关吏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通过描绘军事要塞潼关的险要地势和戍边将士的艰辛,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动荡。该诗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既展现雄奇壮阔的边关景象,又暗含对战争决策的深刻反思,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一、创作背景与历史价值该诗创作于公元759年安史之乱期...
小提示:杜甫的《潼关吏》原文内容 朗读 643喜欢 打赏 完善 战争赞美万古士卒边疆丈人关吏潼关化为桃林 潼关吏鉴赏 此诗开头四句可以说是对筑城的士兵和潼关关防的总写。漫漫潼关道上,无数的士卒在辛勤地修筑工事。“草草”,劳苦的样子。前面加一“何”字,更流露出诗人无限赞叹的心情。放眼四望,沿着起伏的山势而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