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壶 [ lòu hú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lòu hú ] (名)古代计时的器具,用铜制成。也叫漏刻。简称漏。 百科释义 报错 漏壶也叫漏刻,古代利用滴水、沙多少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按流媒分可分水漏和沙漏。按计时方法分可分箭漏和称漏。各种漏壶漏壶因原理不同在结构上也存在差异。水漏是...
青铜漏壶,汉代文物,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漏壶又叫滴漏、刻漏,是古代一种极为重要的计时器具。这件青铜漏壶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保存最完整且具有明确制造年代的泄水沉箭式铜壶.文物特征 这件青铜漏壶壶身呈圆筒形,筒下有3个蹄形足,在接近筒底处的两足之间,有一个出水管,圆筒上有双层提梁,在壶盖和双层...
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成组型滴漏我国的多级式漏壶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都是世界上最精准的计时工具后人根据历史记载还原并做了复原实验发现多级漏壶在理想状态下一昼夜24小时的误差不大于40秒每分每秒 时时刻刻时间在滴答声中流逝也将古人的智慧流传至今监制丨唐怡制片人丨武慧锋文案丨荣梦岩视觉丨朱灵萌技术丨张宇恒审校...
河南博物院馆藏有一件汉代铜漏壶文物,其通高10.5厘米,流至鋬(即器物上供手提的部分)长20.5厘米,直径9.8厘米,并不比一般闹钟大多少。铜漏壶的壶顶有盖子,为主盖;旁边副筒的盖子为副盖,两者均用轴连方式和壶主体相连。这种连接方法很好的增加了盖与壶之间的链接牢固性,从而避免了开盖的时候可能会导致...
即漏壶.古代利用滴水多寡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也称“漏刻”。漏壶中插入一根标竿,称为箭。箭下用一只箭舟托着,浮在水面上。水流出或流入壶中时,箭下沉或上升,借以指示时刻。前者叫沉箭漏,后者叫浮箭漏。统称箭漏。 中国 历史上用得最多、流传最广的是浮箭漏。此外还有一种以沙代水的沙漏。 中国 在 ...
漏壶 ㄌㄡˋㄏㄨˊ 成语(Idiom):漏壶发音(Pronunciation):lòu hú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泄露秘密或消息。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漏壶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漏指的是漏水,壶指的是装水的容器。漏壶比喻泄露秘密或消息,暗示不能保守秘密或保守不住秘密。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漏壶常用于形容人...
西汉铜漏壶是西汉时期的一件文物,现收藏于河北博物院,尺寸为口径8.6厘米,通高22.5厘米。文物特征 出土地:河北满城陵山一号汉墓 器身呈圆筒形,平底,三蹄足,近底部伸出一细管状流口。壶身和盖扣合严紧。盖面平,中央一长方形孔,盖上作方形提梁,其中段也开有与盖孔相对,同样大小的小孔,估计为插置刻...
说到铜漏壶,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但最早的铜漏壶出现在西汉时期。1972年,在河北保定满城汉墓中出土了一件极为珍贵的铜漏壶,这被认为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铜漏壶。漏壶的外观呈圆筒形,上有提梁,下有三蹄足,接近底部有一个出水管。使用时,壶内盛满水,水从出水管缓缓滴出,浮于水上的“刻箭”随壶内水的减少而...
历史知识> 漏壶 古代计时仪器名。利用滴水多少来计量时间,亦称“刻漏”、“壶漏”。《初学记》:“昔黄帝创观漏水,制器取则,以分昼夜。”一般认为:中国漏壶起源于公元前三四千年的原始公社时期,发展于夏、商时代。《周礼·夏官》:“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凡军事,悬壶以序聚��……”,“皆以水火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