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雨》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此诗主旨为思乡,前两句点出时间、地点、环境,烘托主人公的心情,后两句抒写主人公怀乡之意。全诗以“滞”为诗眼,以连绵不断的秋雨让诗人滞留长安起笔,借助夜雨、残灯的意象,自然而生思乡之愁,再用云的缥缈,水的灵动,象征故乡乃美丽理想之地,营造一种虽朦胧却真切的感觉...
滞雨 百科释义 报错 《滞雨》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主旨为思乡,前两句点出时间、地点、环境,烘托主人公的心情;后两句抒写怀乡之意。全诗曲折有致,自成高格。 查看百科 注:百科释义来自于百度百科,由网友自行编辑。©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百度首页 问题反馈 商务合作 关注微博 ...
【赏析】 所谓“滞雨”即因雨而停滞之意,可诗的首句却不说“夜雨滞长安”,反而说“滞雨长安夜”,于是,“雨”也因“滞”字多了几分厚实、缠绵的质感,让人觉得有无法排解的凝重。有雨的夜向来最引人迷醉,最让人动情,因为夜晚、雨水总是让人与怀念结合起来,这怀念因夜而深远,因...
滞雨 zhì yǔ cháng ān yè, cán dēng dú kè chóu.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gù xiāng yún shuǐ dì, guī mèng bù yí qiū.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滞雨》评析 《李义山诗集笺注》 姚培谦曰:大抵说愁雨,皆在不寐时,此偏愁到梦里去。
滞雨:久雨不止。一说为因雨而停滞之意。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我向往着的故乡,美丽的云水之地;怕的是归乡之梦,不宜于这个清秋。 云水地:等于说云水乡,云水弥漫之地。 小提示:李商隐《滞雨》的翻译及注释内容 朗读 打赏 完善 抒情思乡残灯故乡长安水地云水不宜 ...
如果用知人论诗、以意逆志的方法来读这首《滞雨》,那么,“滞雨”是长期纠缠诗人的牛李两党的纷争与非议;“客愁”是诗人长期受到排挤压制,难以实现抱负理想、怀才不遇的愤懑,以及对自己前途命运的迷惘和忧虑;“故乡”是诗人心中理想的归宿,是才显志成的美好境界。“归梦不宜”是不应该轻易放弃和退却,而应该再坚持...
李商隐初到长安下起了暴雨,写下的这首《滞雨》,每一句都很伤感 公元832年(唐文宗大和六年),年仅19岁的李商隐去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是由于被考官刁难,这一次他并没有及第,让他悲痛万分。再加上当时长安还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于是在旅馆里孤苦无依的李商隐,写下了平生最凄美的一首诗《滞雨》,这首诗...
这首《滞雨》是一首羁旅诗。“独在异乡为异客”,孤单寂寞的处境本就容易滋生乡愁,更何况还是在秋雨绵绵的深夜?归思难收,归期无定,归梦不宜,这一切并不都是因为“滞雨”的缘故。 首句“滞雨长安夜”交代时间地点和缘由,意思是说,下雨了,今夜只好滞留在长安。但诗人为什么不说“夜雨滞长安”呢?因为将“滞 ...
归思难收,归期无定,归梦不宜,这一切并不都是因为“滞雨”的缘故。 首句“滞雨长安夜”交代时间地点和缘由,意思是说,下雨了,今夜只好滞留在长安。不说“夜雨滞长安”,而说“滞雨长安夜”,将“滞”字提前,不仅更能体现雨下得久,还能突出夜的漫长,好像是厚实、缠绵的雨连时间的脚步也阻碍了,迟迟不能到黎明...
滞雨译文版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连绵不断的夜雨,留滞在长安之夜;独对黯淡的残灯,客子更触绪生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我向往着的故乡,美丽的云水之地;怕的是归乡之梦,不宜于这个清秋。 参考资料: 1、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26-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