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状诗』 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 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相类诗』 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筋着骨寻。 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 (沉行筋间,伏行骨上,牢大有力,弱细无力) 『主病诗』 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
《濒湖脉学》《濒湖脉学》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论述了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共27种脉象;后一部分系李时珍之父李言闻根据崔嘉彦《四言脉诀》删补而成的《四言举要》,...
《濒湖脉学》歌诀 浮脉: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主病诗: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 无力而浮是血虚。 沉脉:体状诗:水行润下脉来沉…
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提到,宋代有一人杜撰了《脉诀》,其内容鄙陋且多纰缪,医学生死诵读以为基础,等到白发苍苍时,对脉理仍一知半解。戴同父常刊正其误。李时珍的父亲月池翁著有《四诊发明》八卷,内容精深。李时珍因病患需求,特此摘录精华,编写此书,以便初学者阅读,作为脉理的指南。世间的医者和患者都以脉理...
濒湖脉教七言诀浮(阴) 体状诗: 浮脉惟从肉上止,如循榆荚似毛沉。 三春患上令知无恙,暂病遇之往否惊。 相类诗: 浮如木正在火中浮,浮年夜中空乃是芤; 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衰往悠悠。 浮脉沉仄似捻葱,虚来迟年夜释然空; 浮而柔细圆为濡,集似杨花无定踪。 主病诗:浮脉为阴表病居,迟风数暖...
《濒湖脉学》·濒湖脉学·虚 虚阴 虚脉:迟大而耎。按之无力。隐指豁豁然空《脉经》。 崔紫虚云:形大力薄。其虚可知。 《脉诀》言:“寻之不足。举之有余。止言浮脉。不见虚状。”杨仁斋言:“状似柳絮。散漫而迟。”滑氏言:“散大而耎。皆是散脉。”非虚也。 【体状相类诗】...
(完整版)脉诊《濒湖脉学白话解》脉诊《濒湖脉学白话解》春弦夏洪秋浮冬沉一息:是指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如水上漂木.【主病】表证。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脉歌】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寸浮头痛眩生风,...
《濒湖脉学》序 《濒湖脉学》浮 《濒湖脉学》沉 《濒湖脉学》迟 《濒湖脉学》数 《濒湖脉学》滑 《濒湖脉学》涩 《濒湖脉学》虚 《濒湖脉学》实 《濒湖脉学》长 《濒湖脉学》短 《濒湖脉学》洪 《濒湖脉学》微 《濒湖脉学》紧 《濒湖脉学》缓 《濒湖脉学》芤 《濒湖脉学》弦 《...
濒湖脉学之迟脉类 《濒湖脉学》,脉学著作,明代李时珍撰。对每种脉象,先简明地援引前人之记载,继而以“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或“体状相类诗”栏目,分别叙述各种脉象之特点、鉴别及所主疾病。内容切合临床实际,易于记诵,流传甚广,为初学中医者学习脉法之阶梯。迟脉类有迟脉、缓脉、涩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