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指出:前六次是中国自身产业资本发展过程的内生性危机,而后两次是由于中国加快全球化步伐后由外部产生的外生性危机。八次危机及经验,对今天的局势仍然有借鉴意义。 01 危机一:1958-1960 苏联大规模撤资以后 发生机制: (1)1957年苏联撤资,外债压力下中国的资本积累断裂; (2)1958年起,中...
(1949~1950年的大通胀和经济萧条没有算在内,温铁军认为那次是因为战争以及国民党的遗留问题) 危机一:1958 ~ 1960年发生的危机 1958年,苏联援华投资中断,中国为了继续发展工业,牺牲了农业生产;在缺失苏联专家的支持下,搞“大炼钢铁”和“大跃进”,造成极大的浪费和政府严重赤字,再加上1959年到1961年的自然灾害,就...
前六次是中国自身产业资本发展过程的内生性危机,而后两次是由于中国加快全球化步伐后由外部产生的外生性危机。 作者:温铁军 01 危机一:1958-1960 苏联大规模撤资以后 发生机制: (1)1957年苏联撤资,外债压力下中国的资本积累断裂; (2)1958年起,中央鼓励地方自主工业化,大办“五小工业”,以地方资本和劳动力大规模...
温铁军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深入分析了中国农村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之道。他在著作《八次危机》中指出:“先富不可能带动后富,先富群体的收益会不断增加,后富群体的成本会不断加重。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法是进行二次分配,也就是‘看不见的手’需要妥协于‘看得见的手’。”他解释了“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
纵观60年的中国当代史,已经有4次对外引资和连带发生的8次与国家工业化不同阶段特征有关的城市经济危机——改革前后各有3次属于债务转化赤字型的危机,纳入全球化以来则有2次输入型危机。其与西方特色工业化长期向外转嫁成本之最显著、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在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对立的基本体制矛盾约束下,发生的是内向型...
导语: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的一次演讲整理稿。他指出:前六次是中国自身产业资本发展过程的内生性危机,而后两次是由于中国加快全球化步伐后由外部产生的外生性危机。八次危机及经验,对今天的局势仍然有借鉴意义。 01 危机一:1958-1960 苏联大规模撤资以后 ...
温铁军--八次危机 引进外资→外债→财政赤字→投资减少→就业减少可能失业增加。 工业化是资本增密、技术增密、排斥劳动。 交易费用理论、制度成本理论的分析工具,古典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框架,进行经济的综合归纳梳理,将这套经济经验过程回嵌到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去。这是一种尝试,是一种梳理。
八次危机一般指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是温铁军及其研究团队创作的经济学著作,于2013年... 1.65万 53 八次危机 温教授以“用脚做学问”的精神,即政策研究必须基于与基层民众一起工作得来的实践经验,在当今世界联系日益密切、许多国家在面临类似问题试图寻找更佳...
危机后果:财政赤字,经济增长乏力。 政府政策:数百万青年第三次上山下乡,靠“大锅饭”活命。(20年内三次上山下乡,农村承担了4000万失业城市青年)。 04 危机四:1979-1980 在第二代领导核心交接时期 发生机制: (1)“四三方案”和“八二方案”,对国外资本投入缺乏,财政外债严重。70年代政府投资过度积累的财政赤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