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扬子江【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桂楫中流望,京江两畔明。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赏析 [注释](1)扬子江:流经扬州、镇江一带的长江称扬子江。(2)桂楫:用桂木做的浆。(3)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4)阴静:平静、安谧。[译文]船行到扬子江中心...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渡扬子江》标注 不同版本标注 1桂楫:一作挂席 2京江:一作空波 《渡扬子江》翻译 AI智能翻译 我乘船渡江,在中流极目四望,京江两畔明。 林开扬子驿站,南边的润州城掩映在重重青山中。
《风雨渡扬子江》是元朝诗人吴莱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写作者在风雨中渡长江时所见到的波澜壮阔的景象,以及由此而生发的天地无情,古今变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惟有长江永恒流淌的感受。该诗雄俊而不艰涩,豪迈而不险怪。作品原文 风雨渡扬子江¹ 大江西来自巴蜀²,直下万里浇吴楚³。我从扬子指...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分类: 秋景 渡扬子江翻译及注释 翻译船行到江心的时候抬头远望,只见两岸的景色清晰地映照在辽阔的水面上。扬子驿盖在树林的开阔处,而对面的润州城则矗立在群山中。海的尽头岸边上阴暗幽静,江面上来自北方的秋风吹起了阵阵的寒意。在...
《渡扬子江》译文 船行到江心的时候抬头远望,只见两岸的景色清晰地映照在辽阔的水面上。 扬子驿盖在树林的开阔处,而对面的润州城则矗立在群山中。 海的尽头岸边上阴暗幽静,江面上来自北方的秋风吹起了阵阵的寒意。 在枫叶掉落的淅沥声中,带来了秋天的讯息。 《渡扬子江》注释 扬子江:因有扬子津渡口,所以从隋...
渡扬子江 渡扬子江朗读 出自唐代:丁仙芝的诗词 拼原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岸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秋景 翻译 船行到江心的时候抬头远望,只见两岸的景色清晰地映照在辽阔的水面上。 扬子驿盖在树林的开阔处,而对面的润州城则矗立在群山中。
该诗是诗人横渡长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丁仙芝《渡扬子江》全诗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渡扬子江 丁仙芝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畔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注释】 ⑴扬子江:因有扬子津渡口,所以从隋炀帝时起,南京以下长江...
渡扬子江 唐· 丁仙芝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畔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作者丁仙芝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登进士第,直至开元十八年(730)仍未授官,仕途偃蹇,后...
扬子江:因有扬子津渡口,所以从隋炀帝时起,南京以下长江水域,即称为扬子江。近代则通称长江为扬子江。桂楫:用桂木做成的船桨。指船只。中流:渡水过半。指江心。空波:广大宽阔的水面。明:清晰。扬子驿:即扬子津渡口边上的驿站,在长江北岸。属江苏省江都县。润州城:在长江南岸,与扬子津渡口隔江相望。属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