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仙芝 唐代诗人。一作丁先芝,字元贞。生卒年不详,唐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县)人,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进士,曾任余杭县尉。 赏析: 《渡扬子江》是唐代诗人丁仙芝创作的一首秋景诗。此诗八句四十字,抓住了船行江中,人的视野灵活变化的特点来布设景物,构思新颖。诗人感受独特,诗中画面新鲜。全诗写秋景...
渡扬子江朗读 出自唐代:丁仙芝的诗词 拼原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岸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秋景 翻译 船行到江心的时候抬头远望,只见两岸的景色清晰地映照在辽阔的水面上。 扬子驿盖在树林的开阔处,而对面的润州城则矗立在群山中。
渡扬子江丁仙芝桂楫中流望,空波两岸明。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1)诗以 “渡”字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4分) (2)颔联 “开” “出”二字颇为传神,请简要赏析。 (3分) (3)末句 “淅沥度秋声” 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
渡扬子江丁仙芝桂楫中流望,空波两岸明。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1)诗以 “渡”字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4分) (2)颔联“开” “出”二字颇为传神,请简要赏析。 (3分) (3)末句 “浙沥度秋声”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
《渡扬子江》【唐代】丁仙芝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岸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江山市文峰曲影日常手写✍🏻✍🏻✍🏻✍🏻 - 文峰曲影于20241026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6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
作者一说是孟浩然。这首诗以“望”字为核心移步换景,抓住人在船中视觉不断变化的特征,描绘出一幅优美的扬子江秋景图,寄予了诗人淡淡的思乡愁绪。扬子江:长江下游,今江苏仪征、镇江、扬州一带。丁仙芝:字元祯,生卒年不详,唐玄宗开元十三年擢进士第,颇负诗名,其诗今存十四首。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更闻风叶下,淅沥度秋声。这首诗写诗人渡江所见秋江两岸景色。扬子江即指长江下游流经扬州以下的一段,扬州所属扬子县与润州城隔江相对。诗的第一联,言乘船渡江于中流向四周遥望,水天相连,境界开阔,两岸景物分明。“桂楫”句写渡江点题,“望...
渡扬子江 唐 丁仙芝桂楫中流望,空波两畔明.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问题1、这首从几个方面来描写秋景?2、林开…州城,诗眼各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 1、从诗人的视觉和听觉即秋景和秋声来描写秋景的.2、诗眼分别是“开”和“出”.将静态的景色作动态的描写...
丁仙芝《渡扬子江》 |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岸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丁仙芝《渡扬子江》 船行到江心的时候抬头远望,只见两岸的景色清晰地映照在辽阔的水面上。 扬子驿盖在树林的开阔处,而对面的润州城则矗立在群山中。 海的尽头岸边上阴暗幽...